分享

忘东忘西、丢三落四?记忆力下降得厉害,也许需要缓缓补肾精了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5-23

小编导读

忘事儿是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的情况,虽然很多人都会用“脑子不中用啦”这句话来自嘲,但是大脑表示不服——记忆力下降,病根儿真的不一定在大脑上啊!

厉害的中医爱好者宝宝们举手了:“我知道,病根在于肾!”

你们这么厉害,知道该怎么治疗吗?来来,往下看——

基本情况

 朱某,男,43岁,山东人。

主诉

记忆力下降逐渐加重3年,伴腰酸1年。

病史

患者11岁时曾因不明原因的右肾严重炎症而昏迷住院,住院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出院后半年内持续存在蛋白尿,后经中医治愈(具体不详)。14岁开始睡眠差,多梦。工作后经常坐在办公室里,运动少,抽烟喝酒多,经常熬夜,而后出现脱发以及性功能下降。约5年前开始出现尿频急、无力,尿不尽,尿中带白浊症状。患者均未予重视。2010年,患者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最近1年出现腰骶部酸胀无力。遂于2013年11月10日来任之堂就诊。

现症

记忆力差,头部胀闷不适,觉头部空洞感,看完东西马上忘记,眼干涩酸胀,觉胸背部虚弱,无力挺直,腰骶部酸而困重,下唇皮肤绛红干燥,胃纳可,胃无不适,大便日一行,顺畅,小便白浊,频急、无力,尿不尽,睡眠差,多梦,睡觉醒来后仍疲乏,头发稀少。

舌象

舌淡白,双侧有齿痕,苔薄黄。

脉象

双寸关脉浮取弦,按之细弱,双尺脉陡然下降,重按若无。双手脉势上越。

处方

    枸杞子15克  菟丝子15克  覆盆子15克  五味子5克  车前子15克(包)  红参20克  麦冬10克  竹茹30克  绿茶3克  巴戟天15克  大芸15克  制首乌20克  木香15克  6剂

分析

此案病机当为肾虚髓海空虚,虚火上亢。

双尺脉陡然下降,重按若无提示肾精亏虚严重;双手脉势上越及双寸关浮取弦提示虚火亢逆于上。患者小时有严重肾病病史,肾气已经比常人不足,加之工作后又经常熬夜,是雪上加霜,导致肾精亏虚逐步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肾精亏则须发不荣则发脱而少;肾虚气化不足故见尿频急、无力、尿不尽;固摄无力精微外泄,故见尿中带白浊;脑为髓海,肾精衰久则髓海空虛失养,故见记忆力下降,头部空洞感;精不足则亢火无制,气不足则固摄无权,因而虚火上越,充于脑部,故见头部胀闷不适;督脉行于后部正中,肾虚则督脉亦弱,上举无力,故见胸背虚弱,无力挺直;脾主下唇,肾虚不能濡脾,故见下唇绛红干燥;夜晚阳气下潜,犹如龙入于海,于是心肾交平,火蒸于水,精气育化,由此入夜能安睡,而醒后神清气爽;患者肾精亏虚,不能涵火,故而眠差多梦;虽眠而水火不能交平而育化精气,故醒后仍疲倦。

治疗以益肾精、平亢火为法。以五子衍宗丸(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枸杞子、覆盆子)补益肾精。用巴戟天、大芸、何首乌同用两阳一阴取象于离卦,像于水中之火,共用能平补肾阳;用生脉饮(红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用绿茶、竹茹除脑中虚热,且竹茹得竹挺直中空之气,与冲脉气化相通而能通降一切逆气亢火,其与红参同行,还能引红参补益之力直入肾中而补元气,与张锡纯用人参加代赭石补益元气意义相同;以木香行三焦气机,使补而不滞。

二诊

11月15日患者复诊,诉记忆力仍差,腰骶部酸重感减轻,下唇红绛减轻,眼仍干涩,但酸胀好转,小便无白浊了,尿量亦增多,睡眠质量好转,醒后疲乏减轻。

处方

    枸杞子15克   覆盆子15克  五味子5克  制首乌20克  车前子15克(包)  红参20克  麦冬15克  竹茹30克  茯神25克  大芸15克  木香12克  桂枝12克  7剂

分析

汪讱庵云:“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方中加桂枝、茯神、麦冬相配以补心,取其象于离卦。则离火下照,坎水上养,阴阳运化,肾精乃生。去巴戟天者,不欲过于偏温。去菟丝子者,不欲过于固敛。

评注

阴阳互根,不能分离。人的各种思维活动,包括记忆都属于阳,乃为阳中之阳,因其为心所发出。而肾精则为阴中之阴。阳中之阳与阴中之阴相互依存,因此思维必须依赖于肾中精气。佛经讲“持戒生定,因定生慧”,就是因为“定”中能养育肾精,肾精充盛,思维通达无碍而成大智慧,能明一切理,能行一切技巧。《黄帝内经》中“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很多记忆力下降的病症都和肾精不足有关系。治疗这种类型的记忆力下降,大方向要从补益肾精入手。

但肾精耗伤容易,补养却很难。因为人在生活中,各种情欲、各种劳损,甚至许多饮食都能损伤肾精。而各种虚亢、郁热尤能吸烁肾精,甚至扰动相火引起性冲动。故而补益肾精时,须补而不能过热,以免生亢火。本病例经过第一诊肾精得到补充后才开始补心,且减去巴戟天,就是这个原因。同时又不能过于壅滞,以免产生郁热。本病例中用木香以及二诊减去菟丝子也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

中医治疗的特色在于“一人一诊一方案”、辨证论治,讲究四诊合参。所以,文中所发内容,仅供中医从业者和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所用,亦可作为患者与医生交流之参考。但是,请朋友们切勿不经诊断就照方使用,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切记切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