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睾丸附睾炎科普知识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5-23

一、什么是附睾炎?

  附睾炎是阴囊内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中老年者也不少。其病因尚不清楚。急性附睾炎可能与感染有关,慢性附睾炎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成,但大多数人并无急性发作史,慢性附睾炎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 

二、附睾炎怎么引起?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学者认为最常见的病因途径是:附睾炎病原体从污染尿液、后尿道、前列腺或精囊沿输精管逆行蔓延至附睾;也有人认为经淋巴管直接进入附睾为主要途径;另外,附睾炎也见于留置导尿管、前列腺手术及腔道术后;儿童反复发作附睾炎,则应考虑先天畸形,如输尿管开口异常、先天性梗阻性后尿道瓣膜、肛门闭锁患者的结肠直肠瘘等。

文献报告,几乎所有的病原体,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病毒等都可引起附睾炎。小于35岁的附睾炎患者的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占大多数,而大于35岁患者的病原体以大肠杆菌为多见。

三、附睾炎早期症状?附睾炎症状有什么表现?

附睾炎急性起病,初起病人可诉附睾即睾丸疼痛和急性肿胀,疼痛沿输精管放射至腹股沟或腰部,附睾迅速肿大,有时可在数小时内成倍肿大,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恶心、呕吐等,并可出现泌尿系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灼性尿痛、脓尿和血尿。

  检查附睾炎患侧腹股沟区或下腹部有压痛,阴囊肿大,皮肤红肿,患侧睾丸肿大,发硬,触痛明显。早期与睾丸分界清楚,后期分界不清,精索水肿、增粗。如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脓肿可自行破溃形成瘘管。

慢性附睾炎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也不一致,可有局部不适,坠胀感,阴囊疼痛并向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放散。体检可发现睾丸肿大变硬,或仅能触及附睾硬块,无疼痛或轻度压痛。附睾与睾丸的界限清楚,精索和输精管增粗,前列腺变硬。

四、附睾炎诊断标准&附睾炎做哪些检查?

  慢性附睾炎诊断根据有急性发作史、症状及体征可确立,但确诊取决于病理学诊断。  

  急性附睾炎多发生于一侧,双侧少见。早期为输精管炎蔓延至附睾尾部,呈蜂窝组织炎表现。随着感染至尾部扩张到附睾头部,整个附睾肿大,切开附睾白可见有小脓肿,有时引起脓性鞘膜积液,精索可增厚。

急性附睾丸根据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

五、附睾炎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呢?

附睾炎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要和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精索、睾丸扭转

  儿童多见,常在剧烈活动后出现,精索、睾丸、附睾同时扭转,早期可在睾丸前扪及附睾,睾丸上提,后期则睾丸和附睾均肿大,疼痛明显,压痛也严重,较难与附睾丸炎鉴别,但精索扭转时上抬睾丸,疼痛加重,而附睾炎时,上抬睾丸时疼痛减轻。

(2)附睾结核

  起病缓慢,病程进展慢,疼痛不明显多无明显发热,扪诊时可与睾丸区分,输精管

有串珠状结节,前列腺和同侧精索变硬,尿液检查可查到抗酸杆菌。

(3)睾丸肿瘤

  常无痛,扪诊睾丸肿块易与附睾区别。尿常规、前列腺液涂片正常,超声检查有诊断价值。

六、附睾炎的治疗用药

(一)急性附睾炎:

  (1)附睾炎的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抬高阴囊,早期用冰敷或热水坐浴,局部疼痛可用止痛药物口服,急性期绝对禁止性生活或体力劳动,如果是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附睾炎者应拔除导尿管,以利炎症吸收。

  (2)抗菌药物的应用

选择敏感抗生素,静脉给药1~2周后改为口服给药2~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常用药物有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美满霉素等。

  (3)若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

  (4)手术

  如出现睾丸梗死则应行睾丸切除。大多数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良好,一般1~2周症状消失,但需4~6周附睾大小硬度才恢复正常。也有少数人炎症迁延不愈变为慢性炎症。

(二)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的治疗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并不一定理想。附睾局部可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人。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存在,必须同时治疗,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一般不作附睾切除,除非患者多次急性发作或有化脓性附睾炎者。

七、预防护理

(1)注意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

(2)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长时间久坐。

(4)性生活不宜过频。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