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的四种模式!

 老刘tdrhg 2018-05-23

古代中国,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归纳一下,大概有四大模式,即皇太子模式、太上皇模式、政变模式、密储模式。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的四种模式!

皇太子模式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中国封建时代国家最高领导人,叫“皇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常情况下,皇帝一般实行终身制,非驾崩(死亡)权力不会转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为了保证皇朝不倒,江山代代红,当政皇帝一般会从子孙中选定接班人,此即“皇太子模式”。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的四种模式!

太上皇模式

——古代国家领导退休或辞职制度

“太上皇”,是对皇帝父亲的一种尊称。“太上皇模式”是皇帝主动或被动退位,提前实现国家权力交接的程序。这种模式,是国家最高权力在皇家内部进行轮换的规则,实是禅位制度的内部变种,有时又兼有宫廷政变色彩。它打破了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从一而终,“皇帝当到死”的传统,可以看作成是古代中国国家领导人“退休”或“辞职”制度。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的四种模式!

宫廷政变模式

——“此逐君侧之恶人”

皇太子模式初衷是尽早确立接班人,以避免内乱。但是,“立长”、“立嫡”的标准,显然从制度上剥夺了同是“龙的血脉”的其他皇子荣登大位的权利和机会,有想法的皇子岂能甘心?于是以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为特征、充满血腥气息的“宫廷政变模式”,应势而生。

宫廷政变模式实是武力夺位,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现实版,或搞掉太子让皇帝“补选”自己为接班人,或逼皇帝内禅让位,或内宦宠臣“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有的干脆将皇帝从宝座上赶下来。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的四种模式!

密储模式

——“密书其名,封之于库”

到了清代,中国国家政治权力交接出现了新气象,在“皇太子模式”基础上,清代改革过早公开接班人的做法,而是秘密指定皇太子,但不公开诏书,秘藏起来,等先皇驾崩后才公开,此即“密储模式”。

当然,中国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交接手段并不局限于此,但以此四大模式为主要选择,其具体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危险和诡异。但是,不论哪一种模式,总少不了“阴谋论”和太监、奸臣的影子,这或许是古今通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