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是个纯客县,重视每一个传统节令,至今仍有许多独特的古老民俗生动演绎着。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石城民间认为这是头年头节,非常重视,在礼俗、民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如,以菖蒲、艾叶垂挂门两旁,以葛藤、桃枝垂挂门首,表示去千邪招百福;住宅内外四周遍洒雄黄酒以杜虫蛇;儿童五月初一开始佩戴米袋子(红布裁制成三角形,内装七片桃叶、七粒米、七颗豆子、猫毛或狗毛、茶叶、芝麻等物)表示压邪;用菖蒲、石麻煮水洗澡以驱病;往各庙内请符贴于门首或灶君上,以示镇妖驱邪。吃粽子,备筵团宴。而最热闹、民间最期待的,当属县城端午庙会。

石城县城旧传有十大庙:天符庙、后稷庙、伊公庙、城隍庙、东岳庙、太太庙、真君庙、关帝庙、西门庙、坎头庙。旧俗每年端午节期间,十大庙同时进行盛大庙会。现在,县城天符庙、东城庙(城隍庙、东岳庙、太太庙合一)、后稷庙、伊公庙,此俗仍存。

端午庙会期间,各庙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以龙舟赛、游神、扫舵、化船、演戏为最盛。参与者众,万人空巷,人声鼎沸,盛况空前。诸多习俗都为纪念屈原、保国安民丰。

端午庙会流程:
一、求吉卦。
二、龙船上水。上,是接触的意思;上水,即把龙船放入水中的仪式,表示即日起,可以进行赛龙舟等水上活动。农历四月二十八龙船上水,九点左右,在琴江河观背大桥东侧,点香烛、燃鞭炮、杀活鸡。将那艘长长的龙船放入河中,划至洄澜寺附近。


三、游河。游河与赛龙舟不同,是纯表演性质的。游河以后稷庙为代表。龙舟上有彩带横幅,锣鼓乐队,装饰精美的茶篮灯状花篮。
四、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赛龙舟。一般有三个以上代表队参加,观者云集琴江两岸。

五、打醮。(道士制符的仪式)
六、游街:也叫游神,即菩萨出神,俗称“老爷过街”。这是东城庙最吸引人的民俗活动。领队四五人,身挂带帐,手持蒲扇,最后是吹打与老爷。东城庙游街活动项目多至53项,除了传统的庙旗、屈原像、故事(每一乘轿子一个故事,一般有八仙过海、西湖借伞、观音松子、武松打虎等传统故事,还有打黄糍、采莲等客家场景)、锣鼓队等等。还有富有时代气息的灯笼、彩旗、腰鼓队、西洋乐队等等。


七、扫舵。扫舵队伍挨家挨户走,领队手持棕扇,后跟锣鼓队、令旗、龙头龙尾、草船等等。
八、化船。一项祈求民间安宁、百姓安居的仪式。
九、庙会。去庙中许愿祈福的活动。


客家人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却敬祖祀宗,慎终追远。时至今日,这些民俗点滴依旧融入在每一个石城客家人的血液,无论身在何方,只要那一声锣鼓响,那一面彩旗扬,那入耳的龙舟呐喊,都是你入心的家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