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职业打假人的特点及识别应对技巧

 性情中人75 2018-05-24

职业打假人特点及识别应对技巧

作者:邢振荣律师

一、职业打假人一般具有5个特点

1.知假买假是职业打假人区别于普通消费者的典型特征。他们的消费动机是专门购买有问题、有瑕疵的商品,购买数量远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正常消费量。

2. 职业打假人对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维权程序非常熟悉,打假技巧和手段较多,索赔成功率高。

3.职业打假人对工商机关的履职监督程度高。

4.职业打假人比较注重高额赔偿和举报奖励。

5.职业打假人具有区域活动和团队活动倾向,内部分工明确。现阶段,职业打假人的打假地点多集中在大商场、大超市,打假行动和寻求救济方式日益规模化、程式化。

二、如何识别职业打假人

1.进店购物很仔细看包装,但不品尝或询问销售人员食品口感,有时反而打听进货渠道、进货周期、销量、消费群体、店面连锁情况等于食品消费不相干的信息。

2.不谈论购物目的,也不对所要购买的食品的数量和品种,询问销售人员的建议。

3.针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食品进行大量的采购,数额一般超过伍佰甚至仟元以上。

4.采购食品时或采购后,在我方提供收银小票后,又要求开具正式发票或收据,但又不提供消费单位的名称或者要求开消费者个人姓名。

5.购物构成或结账时,不断用拿出手机又不打或用直接用手机拍照。

6.一般不是一人购物,大多是二人以上,且年龄大都为2545岁之间男性居多。

7.选购物品时进店人员之间会有交流,但声音小或谈论的内容不是关于产品适不适合消费目的。

8.第一次进店不一定立即购物,会于第二日或第三日转回,手里通常拿着深色小包,且经常把包的一头对准选购的食品,又不说话。

9.近店后,会不时留意或询问我方营业执照或食品卫生许可证等证照情况。

10.付完款后,马上打消费投诉电话或报警。

三、如何对付职业打假人取证

1.除了介绍食品的口感、吃的方法、保存注意事项等与消费食品直接的信息外,对于成分、产地、标识等信息,请对方直接看产品包装。

2.对于行迹可疑的人可以采用贴身服务的方式,进行服务并进一步观察。

3.发现拍照或言行重大可疑人员,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予以禁止,并责令其离开店面。

4.对于基本认定的职业打假人,采用各种借口不予销售,比如,其选的货均以被别人定了,公司对这种货正进行盘点。

5.对打好包后,马上投诉或报警的,立即将商品抢回,强行打开包装将货品与未销售的货混放,甚至摔倒地上污染,最终造成货品不出店。答应开具提货单或退款。打假的一般不敢打人。

6.发现可疑人员,主动给主管经理或律师打电话,询问进一步措施,在没有得到答复指导前,先多观察、拖沓称斤两、包装、提货。

7.得到指导后,及时按指导的方法,立即采取行动,不要报侥幸心理或轻听包括工商局等执法人员在内人的建议。

8.对待工商执法人员,态度客气,不给予准确或明确的回答,在通知相关领导到达现场前,如果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暂时不回答。

9.工商人员如进行笔录制作,要求签字时,能不签就委婉拒签,或建议等领导到后由领导签。

10.我方参与处理纠纷,尤其是到工商所等执法部门时,应有两人以上前往办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