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填空是历年高考中基本的语言测试方式。它要求考生不但要有比较扎实的语言知识,较大的词汇量,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语篇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完形填空是很多考生都感到头痛的题目,做题时导致失误的原因往往在于忽视或者把握不好上下文逻辑,对上下文提示“视而不见”。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失误,提高完形填空的准确率呢? 解题指导 一、 通览全文,领会主旨 同学们首先要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满怀信心,全神贯注,利用2-3分钟的时间先进行缺词阅读,弄清文章大意和基本脉络。刚开始阅读时,可能会有模模糊糊的感觉,此时千万不可半途而废,继续往下读,文意会逐渐显露。另外,要注意文章开头提示句的点题作用和短文中完整句的启示作用。 二、 研读全文、理顺逻辑、前后照应 有的同学在做完形填空题时,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语法结构或搭配,便不假思索地去选,对特定的语境不作深入的理解,导致“定势思维”引起的错误。 事实上,从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的出题特点看,其干扰项的设置越来越淡化语法结构,重在文意的干扰,即把具体的语言知识放到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或暗示,对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能力。每个空格的四个选项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词汇辨析,因为从语法的角度看每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因此,是否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文意才是选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的唯一标准。要吃透文意,理解到位,同学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前挂后连,逻辑连贯 断章取义,就题论题,忽视上下文的信息提示是考生常犯的错误。对具体的语言知识应该融入具体的语境中去考虑,考生应具有通过上下文提示、暗示或铺垫,对篇章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快速浏览全文,迅速领悟篇章主旨,通过上下文语境选择答案选项乃解决完形填空的关键。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做到“丝丝相扣”。 【例题】 While high school does not generally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aspects of life, college sets the stage for that exploration. I myself went through this 41 process and found something ... 41. A. searching B. planning C. natural D. formal 【解析】A。上文关键词explore和exploration都提示上大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故选A。 2. 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互译 出题者深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往往从母语的角度设置干扰项来增加试题的难度,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不要受母语的影响。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将这些知识放到具体的场合中进行语境判断。 3. 深度挖掘 高考完形填空大多为叙事性短文,内容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所以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事实上,高考完形填空文章大都包含一定的哲理、寓意,具备深层挖掘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明确文章的表层意义,还要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 【例题】 The 44 languages were enough in all my interactions (交往). (2017全国卷I) 44. A. official B. foreign C. body D. spoken 【解析】D。本题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对比,联系上文,此处应选与“手语”相对或者相反的概念,故选D,表示正常的语言交流对作者来说就够了。 三、 全面验证 同学们在做完题之后一定要再把文章通读一遍,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真正意思,及时修改与全文有出入的一些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