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制胜完型填空,拿下拉分题

 逸心茶舍 2015-10-15

[转载]高考英语:如何制胜完型填空,拿下拉分题

完形填空是一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能力的题型,它集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考查于一体,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在一定语言情景下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考点主要集中在语法知识运用、固定搭配、词义辨析和逻辑常识推理四个方面。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板块,是能拉开考生得分档次的一个大难题。

一、答题步骤和思路

1.跳读首尾句,判断文体,预测主题

一般来说,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是不设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首句往往开宗明义,统领全文,而尾句又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总结。因此,要充分利用首尾句提供的信息,去把握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线索。

若首句交代了when, where, who, what,那么就是记叙文;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

2.快读全文,切忌看一空选一题

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从语篇的整体内容出发,根据具体语境,结合语言结构,理清思路,悟出短文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脉络,这样才能使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切忌看一空选一题。从每个小题的设计来看,需要通过上下文来考虑答题的题数一般占70%以上。

3.全盘考虑,推理判断

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每道题所给的词语的确切含意进行比较分析,并考虑到全文整体意境的影响,上下文相呼应。同时,运用逻辑思维,根据行文线索及相关的信息来判断文中人物或作者的观点、意图、态度、语气等,从而揣摩出文中的未知信息。

4. 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答题完毕,考生不可孤立地检查每个所填的空处,应遵循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规律,耐心地复读全文。

二、实战技巧

1.研读首句,预测全文

文章的首句往往是主题句,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仔细研读首句,往往能预测全文内容。

【典例1】(2014年北京卷)

首句为:The first time I saw Suzy Khan, I knew I had to help her. She was really small for her age of 12.

【点拨】从首句可以看出,文章主要讲述“我”第一次看见Suzy Khan时就决定帮助她,后面的文章就围绕这个事件展开,不会偏离文章的中心。考生在选词填空过程中要把握好这条线索。

2.瞻前顾后,理解语境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判断能力和联系上下文的能力。考生需通过判断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找到与上下文对应的关键词,整体把握句子意思。考生做题时应放眼整个句子和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

【典例2】(2014年浙江卷)

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for the   28   I had nurtured (培养) in her son.She kissed me again and left.

A. self-respect              B. self-doubt

C. self-pity                    D. self-defense

【点拨】A项的意思“自尊”;B项是“自我怀疑”;C项是“自怜”“自哀”;D项是“正当防卫”“自卫”。Simon的母亲来向我表示感谢,因为我培养了她儿子的好品质和性格,因此就不难得出答案为A。

3.根据句意,推测逻辑关系

句与句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独立存在,而连词、副词或某些短语正起着连接句子的桥梁作用。考生要学会识别不同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递进关系,等等。

【典例3】(2014年江苏卷)

He withdrew from many school activities   40  he didn't have the time or the clothes.

A. while     B. when     C. because     D. though

【点拨】后面讲的是原因,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答案为C。

4.留心特定词汇,把握作者态度

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意图和目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往往会选择特定的词汇。因此,在解题时,考生要把握住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辨析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留心捕捉作者的情感信息,把握住文章的脉络与方向。

【典例4】(2014年湖北卷)

One evening, standing under a jeweled sky, I found myself

50   for all the hardships. We had walked the trails and climbed the canyon walls. We had become a family!

A. desperate     B. ready     C. suitable     D. thankful

【点拨】作者用jeweled(饰有宝石的)来描写夜空,衬托了作者的好心情,好的心情源自对苦难的感激。desperate意为“不顾一切地”“令人绝望的”;ready 意为“准备好的”“情愿的”;suitable意为“适当的”;thankful意为“感激的”“欣慰的”,所以选D。

5.理解先后顺序,推测正确答案

完形填空的文章体裁大多为故事,它势必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及过程。因此,考生要抓住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文章,从而推测答案。

【典例5】(2014年山东卷)

The owner stormed over,  15   the bird, took it into the “black room”, shook it a bit,  and pilled out a few feathers.

A. hugged        B. seized        C. trained        D. rescued

【点拨】店主气冲冲地走过去,抓住那只鸟,把它拿到“黑屋子”里,摇晃了几下,然后拽出了鸟儿的几根羽毛。根据这些动作的先后顺序,可以锁定正确答案为B。

6.根据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来确定答案

考生做题时,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注意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这将会有助于简化复杂的分析与判断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

【典例6】(2014年湖北卷)

That evening, however, we learned about the canyon  42  .

They were strong and cold, rocking our little camping truck violently.

A. winds       B. snows       C. woods       D. trails

【点拨】句子意思是:只有风能猛烈地摇晃我们的小野营卡车。根据生活常识,所以选A。

7.注意辨析词语,领悟细微差别

有时候四个选项词性相同,意义相近,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别。一般来说,其中的两个选项容易排除,难辨的只有两个。

【典例7】(2014年北京卷)

I could hear everyone whispering. “Who in our school could draw   50   well?”

A. very          B. that          C. quite         D. too

【点拨】very well非常好;quite well相当好;that可用作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程度状语,表示“如此”“那么”,that well那么好;too well太好了。句子意思为:我能听见所有人都在小声地说:“谁能画得那么好呢?”尽管有几个选项意思接近,但是选择B项最符合句意。

8.重视重复出现的词汇

某些词汇会在文章中重复出现,有时会以原词的形式出现,有时会以近义词、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形式出现。这些重复出现的词汇往往和文章的主旨大意有关,考生一定要予以重视。

【典例8】(2014年安徽卷)

Arriving in the Sunshine State was rather tiring, but I   38   to catch a taxi to my   39   and settle in. Next morning, I took another   40   to the shopping centre to buy a few souvenirs.

A. colleague     B. passenger     C. suitcase     D. taxi

【点拨】第38题后面有taxi,第40题的前面有another,所以第40题的答案应该是taxi。

9.换位思考,身临其境

近几年的完形填空呈现出一个特点:常用第一人称“I”的口吻来讲述一件事情。这就需要考生把自己放在文章主人公的位置,想主人公所思,说主人公所言,行主人公所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将复杂、陌生的环境变为自己熟悉的画面,才能对未知信息迎刃而解。

【典例9】(2014年浙江卷)

I had worried myself sick over Simon’s mother coming to see me. I was a new teacher, and I gave an honest account of the students’ work.

【点拨】本文讲述了“我”在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不经意地表扬了一个孩子,从而促使这个孩子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考生在做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