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史书中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05-24

北宋积弊多年,常备军队包括禁军、厢军及效用军超百万人,官制叠床架屋,恩荫泛滥,巨额军费、官费拖累整体经济,早在仁宗朝就已呈现出不得不变的境地。所以,无论是激/进/派,保/守/派,还是寒暑折中派,实际都承认大宋王朝必须进行改革。

然而,变法如何变?谁来主持变?

王安石负天下之望三十年,上台之初得到了皇帝士民的全面支持与期待。可是,变法的内容与过程却令人失望。

就以所谓最有意义的青苗法来说,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青苗法规定,各州县以常平广惠两仓的粮食在青黄不接,春耕时向广大农民提供粮食或者金钱贷款,夏收秋收后收回本利。

听起来是非常不错的法律,简直与农业小额贷款一样具备先进性。

然而中国有地域差,执行力也各不同。

江南、成都平原百姓根本看不上这点东西,而山陕山东百姓却极为需要。地方官为了完成政绩,或者强迫百姓贷款,或者将粮食交给大地主放贷,结果当然是士怒民怨。

想想也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在那个年代显然就是虚假命题。反而,百姓在被加赋被骚扰而怨声载道之后,国用依旧不足。

变法无果,欺上瞒下,新党成员乘机捞取巨额财富,百姓与利益受损者当然极其不满,官员士子转而纷纷痛恨和反对变法,甚至就连王安石的学生郑侠,甘愿自己承担罪责也要违法通过银台司快递向神宗呈递《流民图》来描绘变法的恶果。

因此,变法实际已经破产了。

这当然是王安石所处政治经济环境和自身学识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只能简单地归咎于反对派的掣肘,多次用辞职来胁迫神宗皇帝处分反对派。

既然,王安石破坏了君子政治的传统,报复也就难免。新党前后四次登台,与保/守/派拉锯性地进行报复与反报复,时间长达七十年。直至统治阶层精英丧尽,百姓官员麻木地看着国家被女直灭亡。

归根结底,王安石变法为他的门徒起到了极其恶劣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