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看病,医生教你挑大夫

 昵称5543971 2018-05-24
学会看病医生教你挑大夫

◎文:丁丁

    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起早贪黑排到一个专家号,好容易坐到大夫面前,刚要“一二三四五”地陈述病情。大夫把了脉,叫你伸一下舌头,开方下单。全程3分钟结束。喝了中药嘛,病情没好转,但似乎也没变坏。怎么做一个门槛精的病人,把看病的效率最大化?其实,医患之间互为推手,彼此成全才能治愈疾病。为此,我们专访了应象中医的中医师顾志君,让他从一个中医师的角度,指导病人如何看病。  

提问1:如何找到一个好大夫?学会看病,医生教你挑大夫

答:在生活当中,更多的人是病急乱投医。最近大热的医疗书籍《只有医生知道》,协和的妇产科大夫张羽就坦率地表示:“(医生的)人脉是需要经营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平时不在意,等到生病了,再去打听医生,在医疗条件相当紧张的今天,铁定是亡羊补牢。

    一个成年人在其生活的社区或城市里,最好至少认识一名医生朋友。实在不认识的话,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渠道,打听或者了解哪几位中医口碑不错。平时若有些头疼脑热的小病,不妨去“试探试探”这个医生,看看他是否有能力把小病给解决好。

    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中医需要与患者接触,熟悉和了解患者的体质,才能下药。如果这个中医对你的体质和病史有所了解,日后一旦有了急症,中医便能迅速对症下药。

提问2:如何判断他/她,是否是名好中医?

答:1.好中医一定门庭若市。大医院的未必都是名医,小诊所里也可能藏龙卧虎。只要这个医生可以药到病除,坊间必定口口相传。患者必然是拖家带口来看病,或者介绍至亲好友前来。

    2.好中医的沟通能力必定强,且谈吐有内涵。沟通能力强,意味着可以迅速领会患者病情陈述,甚至在短暂交谈中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心理状态、致病原因,让病人产生信任感,这是治病的关键。

    3.好中医的开药不会太多。如果患者病情不重,问题不大,一次开药应该不超过16味中药。如果超过,说明医生思维混乱,抓不到症结要害,胡子眉毛一把抓。治病一定是“乱军中直取上将人头”,有的放矢,简洁有效。药材多到一个砂锅都煮不下了,医生的水平值得怀疑。

提问3:看病时,应该如何高效率地陈述病情?

答:第一,病人一定要陈述主要问题。你可能自己觉得身体上同时存在几个问题,但心里要清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果你正在发烧感冒,这一次就别指望中医顺便给你治愈慢性胃炎。

    第二,看病前,把以往的病历和化验单都带齐。

    第三,直接陈述病情,不要试图总结病因。比如肝部不适的话,就直接说以前曾经得过某型肝炎。而不要自己下判断:“我肝部一直不舒服,可能是因为我得过肝炎?”病人陈述病情的时候,医生一般会进行望闻问切,并照惯例,问二便,问睡眠,问寒热,问饮食等等,病人如实回答即可。

    最后注意,中医看病的关键是处方开药,一个好方子需要大夫反复斟酌,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你可以简单补充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有问题的话,等医生开完方子再提出来。

提问4:看病后,如何判断是否要继续在这个医生处问诊?

答:这里有两个状况。

    第一,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这样的问题,如果1周之内不见起色,基本可以放弃这个医生。中医并非慢郎中,对于外感风寒等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迅速治愈,立竿见影,就是医生的医术有问题,或者对寒热的评判失当。可转投其他医生处问诊。

    第二,如果是慢性疾病的话,那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治疗周期。医生会一边治疗一边跟患者沟通治疗的时间跨度,告知大概的治疗时间或者治疗中会产生的状况。

    反之,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服用药物之后,身体越来越不适,恶化,则可以放弃这名医生。

    另外,身体更是自己的。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大夫的帮助,另一半要靠自己的调养和维护自己的健康。一边酒池肉林、熬夜通宵,一边喝着中药,见不到效果,怕是也不能怨医生吧!

中医顾志君

上海应象中医学堂医师 蒲辅周先生二代弟子 青浦何氏医学传承人

新浪微博:@中医顾志君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ueyingchen1

门槛多一点

    看中医前一天要饮食清淡,大鱼大肉,容易使舌苔变白腻,造成医生误诊。

    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皮蛋、喝有色饮料,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染色,无法进行舌诊。

    不宜饮酒或喝开水或吃冷饮。酒精易使气血运行变快,舌质变红,脉搏增快,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过热过冷的食物也是如此。

    素颜去就诊,腮红或粉底无法让中医看清你的气色。指甲油也擦掉吧,医生无法看清你指甲的血色和小太阳大小。

    去看病的路上预留的时间长一点,不要气喘吁吁坐下就把脉。医生在患者气血平静时把脉得到的信息才比较准确。

    中医把脉时,你不要翘二郎腿哟。翘二郎腿的后果是压迫了股动脉,继而影响到了上肢的动脉,这样切出来的脉也不准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