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围屋竟成太平天国以图东山再起的最后堡垒!

 资金长阳 2018-05-24
  梅州是个神奇的地方。梅州虽地偏天南,但山多地少,易守难攻,常与中国的国家大事相连。南宋末代皇帝,明代的崇祯太子,均在梅州留下了凄婉的传说。而嘉应州作为粤东北,闽粤赣三省之边的山区,为客家人聚居之地,当年太平天国余部最后辗转来此,据有此地,盖欲凭借此地缘(地区)、人缘(客家人)之故,以图东山再起。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松源,素为“盗贼渊薮”。据史料记载,梅州作为太平军最后的大本营,太平军入粤后,三占镇平,攻克嘉应州。而松源虽为梅州西伯利亚,也几度被太平军在此击败清军,抢占后作为粮仓。每到收割季节,太平军即令各军下田割稻筹粮,“以为守计”。史料称:嘉应守城知府文晟原为惠州知府,在同治三年六月到梅县松源剿匪,事毕权知嘉应州事。由此,我们知道,松源先辈曾与太平军结下不解之缘。


  当然更为叫绝的是,位于广东省 梅州市梅城西郊街道黄泥墩的仁风楼,史料记载称是140多年前太平天国康王 汪海洋在嘉应州(今梅州)最后的大本营。文史专家认为,仁风楼是旧时战地遗存的活标本,对研究 太平天国历史、清朝末年历史、客家地区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

  仁风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名出自《 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当地梁氏先人从嘉应州松源堡(梅县松源)迁来,后在此择地历时五年建成仁风楼,共拥有八厅四横共100多个房间,并有门楼1座、围墙1堵、水井2口,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虽历经300多年风雨,仁风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多位梁氏后人仍在此居住。仁风楼主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是一堂四横堂横屋。外门楼坐东南向西北,二道门依次为方形门和拱券门,坐东南向西北。堂屋为悬山顶,横屋为硬山顶、走马楼结构。整体为灰瓦面、三合土夯筑、土木结构建筑。堂屋内有 宋湘亲书楹联:“克俭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训进德无疆”,中间挂“思训堂”匾额。仁风楼周围大屋鳞次栉比,屋屋相通,有很大的回旋活动余地、四通八达的巷道,攻守进退两便。与周边客家大屋不同的是,仁风楼宽大的大殿前面专门建设了一个近20平方米、在客家古建筑中罕见的拜月亭,精致的砖石浮雕和走廊大殿的木雕饰互为呼应,屹立于大殿前宽大的露天门坪就像一个点将台。据居住在此的梁伯介绍,1865年(清同治四年)12月8日(农历十月廿一),康王率 太平军各部攻下嘉应州城后,选择将大本营设在仁风楼,或许与这个点将台式的拜月亭有莫大的关系。据梅江区文史工作者考证,仁风楼是清朝末年太平军在嘉应州的大本营,太平军将领在这里指挥余众与清廷抗击,时间持续60多天。据记载,1866年1月28日(农历十二月十二),康王率太平军精锐出梅城北郊佛子高、黄竹洋猛攻清军,正当康王身先士卒率众追击溃退清军时,由于叛徒指认,清军集中火枪火炮轰击,康王中炮落马,被其部下急用大旗裹住抬回,于当晚在仁风楼不治身亡。史料记载称康王死后,强敌四围,太平天国偕王 谭体元和剩下的太平军数万人陷入绝境。
  1866年2月7日夜(农历十二月廿二)偕王谭体元与 胡永祥等率太平军悄悄撤离仁风楼从西南门出城,开启西南门渡梅江浮桥,渐次撤出梅城,但由于地形不熟,由小密误走黄沙嶂而导致全军覆没。晚清 左宗棠由此在奏折中称,太平天国“兴于嘉应,灭于嘉应”。
  太平天国余部在嘉应州(今梅州市范围)战事,实乃太平天国运动结束的最后一役。

来源:客家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