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动水车选自周矩敏《吴中百俗图》 明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在农历廿四节气的名称中,大都可以顾名思义,而小满却难以会意。原来小满是指这个节气后,麦子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则说:“节物至此时,小得盈满”,是总指这个时候的农作物状况而言。 在水乡苏州,过去在吴中乡村有句俗语称“小满过后动三车”,其中的“三车”指的是丝车缫丝、油车榨油、水车灌田。对此吴门老前辈范烟桥先生(1894—1967,吴江同里人)解放后曾作有《初夏》诗一首,写道:才过小满动三车,不误农时勤力加。天际重来布谷鸟,篱边怒放做丝花。 桑条密密垂成盖,瓜种青青各吐芽。喜听 呢喃雏燕语,明年也要借侬家。 诗中通过“小满过后动三车”这一农桑习俗,描述了吴江乡村时至小满一派繁忙的景象,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范烟桥先生的这首诗是发表在1962年5月22日(是日农历小满)的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去今已半个多世纪了。 有关“小满过后动三车”的吴中农桑习俗,当代画家周矩敏在他的《吴中百俗图》中也有精心描绘,如有谚语“立夏三日开蚕党”,周矩敏绘有《蚕党》,并题:“蚕党,江南每逢蚕茧收获季节都会涌出许多送茧的队伍。”图画中一群肩担竹筐、筐内盛满蚕茧的蚕娘,笑容满面地把刚刚收获的蚕茧送往茧行。也正是有了这批植桑养蚕的蚕娘,才会有丝车缫丝,再到织绸刺绣。再如他画的《踏水车》,并题:小满“动水车,以脚踏为动力源,踏之水被汲用灌秧。”解放前在没有“洋龙船”(船上装有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抽水机)来灌溉农田的地方,用木材制作的汲水工具,名之为水车。它除了人力脚踏之外,尚有用耕牛来作为动力的。每到小满时节,吴中乡间开始准备水稻种植布谷育秧,水田中先要灌水,这便是当年“小满过后动三车”中“小满动水车”的缘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