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的晚年生活

 释怀斋 2018-05-24



                              揭秘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的晚年生活


                              2014-12-02 09:27:1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今年6月,吴清源先生获“特别荣誉奖”。左为秘书牛力力五段,右为女儿吴佳澄。(图片由竹叶青公司提供)

“不遗一尘、无咎无愧地参天而立。”
  这就是吴清源,为棋而生的魂魄。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于11月30日凌晨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病逝,享年100岁。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吴清源的家属已经准备在近期为其召开告别仪式,他的二儿子吴昌树将为他主持发丧会。


  今年6月,一代宗师吴清源百岁诞辰之际,中国棋院培训部部长张文东九段一行专程赶赴日本,看望吴老,送去京华奖“特别荣誉奖”匾牌的同时,也送去“中国围棋队指定用茶”的“论道大师装”。
  吴大师周日凌晨仙逝,当时随行的川企高管冯云飞回忆称:“谁也敌不过岁月,先生是一代宗师,但百岁之际,我们在场的很多人已经不太听得清他讲的话了,签名留念,字形也不如先生年轻时写得那样工整。但当时吴老坐着轮椅和秘书牛力力摆棋,他那显得有些枯瘦的手指触摸到棋子后,突然之间变得苍劲有力,说实话,那一刻,我内心相当震撼!”
  昭和之棋圣,为围棋而生,享年100岁,他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呢?在先生仙去之时,我们结合各个渠道的消息,尽力去还原这位一代宗师的晚年。

进养老院前,曾检出脑瘤
  2012年金秋9月,川企竹叶青在北京召开了一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三位围棋形象代言人参加,他们分别是吴清源、聂卫平和古力。时年98岁的吴清源大师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未能亲赴现场,代表他前来的是秘书牛力力五段和吴的女儿吴佳澄。当时,据牛力力透露:先生之所以成为迄今最为长寿的职业棋手,冥冥中还有些天意……
  在日本与妻子吴和子前些年住进养老院前,还有段小插曲。一天,年事已高的吴清源在家里,不慎从楼梯上摔倒下来,脚部骨折,住进了医院。后来经医院的全面体检,发现先生还长了一个脑瘤,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很可能一两年间就会长大,并阻塞脑部血管引发生命危险。经手术,摘除了脑瘤这个被意外发现的隐患,用牛力力的话来讲,这是吴老最终能够长命百岁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养老院条件很好,吴清源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会定期前去看望老人家,昭和棋圣的晚年生活就是如此平静、有序,直到2012年12月,吴的妻子因病逝世(享年90岁),孤独,在百岁老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偷袭”了他。
  牛力力曾说:“吴老师对物质条件要求几乎是零,早些年他每个月1万日元即足够他花销,主要用来买药。他生活在一个世俗之外的世界里,而且就像一直有神在护佑着他一样,像他这样的棋界天才奇人,确实很难再有第二个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吴清源经常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直到有人来和他摆棋。他生性不喜欢受束缚,摆棋时会拒绝助听器或者眼镜,连“大飞”、“小飞”往往都需要别人的提示,但棋上的思维,依然犀利、清晰,令人吃惊。可以说,晚年的吴清源多数时候都在休息,他所有的能量,都只用于棋盘。

因为应氏杯,曾多次回国
  早些年,吴老身体状况尚可,还能不时从日本飞回祖国,参与棋坛盛事,尤其是他一直担任总裁判长的“应氏杯”职业围棋大赛。
  2000年的第四届应氏杯成都站比赛(五番棋前两局),吴老坐着轮椅而来,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他甚至用了超过半小时的时间,向在场者系统介绍了他所总结的21世纪的围棋——中和的围棋。那时候的吴老很健谈,而且体力不错,比赛间隙,他与锦江棋牌会馆馆长陈心弟等友人再次相会,甚至还去游览了都江堰,享受了一天蜀中难得一见的阳光。
  2009年3月的第五届应氏杯决赛前三局在新加坡进行,由韩国棋手李昌镐九段VS崔哲瀚九段,当时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的吴清源再次到场,以总裁判长的身份参与了观战室里的对局研究。20年来,应氏杯裁判长从没变过,应氏基金会董事长应明皓曾表示:“只要他还活在世上一天,他就是应氏杯裁判长。”这不仅是权威,而且还是荣誉。
  为庆祝吴清源老师百岁寿辰,中信出版社曾推出《吴清源21世纪围棋》一套十卷精装本。吴清源在《中的精神》自序讲道——“为了能够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了完成我的围棋使命以及希望通过围棋实现国际间友好的愿望,我要求自己夜以继日地努力研究。”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仙逝之前,百岁老人吴清源在日本《文艺春秋》上有死活题连载,在《读卖新闻》也有他的自战解说,这些都是他的秘书牛力力悉心整理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贾知若


吴清源:“两百岁时,我要在宇宙中下棋”

穿越黑白星际他就像“风清扬”




吴清源一生只为棋。

  

吴清源先生百年驾鹤特别报道
  在围棋历史悠久昌盛的中日韩三国,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围棋大师、泰斗、棋圣,但如果要票选一位三国棋迷都公认的伟大棋手,无疑是吴清源。这个伟大的头衔后面,也注定不会跟上“之一”。杨振宁说,吴清源之所以比爱因斯坦伟大,是因为物理界的第二还能和爱因斯坦交手,而围棋的世界,连“望其项背”都没人敢自称。
  吴清源的名字,早就跨越了国界,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一枚沉甸甸的世界文化印戳。武侠宗师金庸心目中,可以和吴清源对等的大侠,是自己小说构架中独孤求败的“风清扬”,他百岁的一生,跨越了近代历史最颠沛剧变的两大世纪,而他本人传奇的百年,经历的绝对比任何武侠小说更为精彩灿烂。
不败棋士无敌天下二十年
  作为棋手的吴清源,最傲人的战绩,自然是十番棋。日本当时的十番棋采取升降制度,黑棋不贴目,互换先后手。如果一方净胜超过四局,比分落后方将被“降格”,即在交手棋份上降一级。在棋手视段位荣誉高于一切的年代里,十番棋的残酷和传奇自不待言。
  1939年,为争夺本因坊秀哉去世后棋界第一人的地位,吴清源被推上了升降十番棋的舞台。他与木谷实的“镰仓十番棋”一开局就充满戏剧,形势落后的木谷实一度因鼻出血倒在对局席上,而吴清源全神贯注于复杂劫争的计算,浑然不觉。最终,吴清源第六局结束便以5胜1负的战绩将木谷实降格。
  赢得镰仓十番棋后,不太甘心的主办方《读卖新闻》又搬出大前辈雁金准一,弈至第五局,吴清源以四胜一负领先。考虑到对手的声名,主办方宣布本次十番棋就此中止,此后升为八段的吴清源在棋界再无对手。唯一的例外是藤泽库之助,作为后辈,吴清源以让先的棋份进行十番棋较量,在生计艰难、衣食困苦的战中岁月,吴清源4:6憾负。
  1946年,重返棋界的吴清源让师兄桥本宇太郎降格,1948至1949年,又让前辈岩本薰降格。1949年,藤泽库之助成为战后日本首位九段棋手,在传统棋界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位九段的观念里,“天无二日”终于在1951年进行决赛。这也是日本围棋历史上再次迎来了争夺棋界霸主的顶级决战。不过藤泽发挥不佳,以2胜7负1和惨败降格。不甘失利的藤泽库之助再次约战,二人的第三次升降十番棋立即开始。但藤泽的心态已然失衡,战至第五局,藤泽库之助以1胜4负落后。在事关降级的第六局里,藤泽库之助怀揣辞呈出战,但依然难免失利。
  由此,吴清源在前辈、同辈、后辈中的“昭和之棋圣”,不世之王者的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撼动。在坂田荣男、高川格分别失败后,1956年《读卖新闻》宣布围绕吴清源展开的升降制十番棋全部结束,不再举行。
创新棋士开创宇宙新布局
  不败于天下,可以测量出一位棋士的武功,而在更为看重文治的传统文化里,吴清源对于世界围棋的贡献,是在于他开创了新布局。金庸之所以将吴清源比作自己小说里最无敌的“风清扬”,两人的一大共同点是爱创新:“吴先生有一段时候,所谓日本最高的高手,全部被他打败,发扬我们中国的围棋的精神,像独孤九剑这样没定式的,(招式)随时可以变化的,绝对创新,变化无穷,所以对方也招架不了,好像风清扬这样。”1933年左右,吴清源和木谷实有意识地在各种棋战中打破常规,在布局阶段即占据高位。第一次十番棋,不顾日本旧时代权威代表本因坊秀哉,依然敢于下出“三三·星·天元”的颠覆性开局,可见吴清源革新围棋的决心和胆魄。
  此后,这种更具效率和速度,打破边角束缚的“新布局”成为开创现代围棋的主流,这种思潮也延绵至今。
  晚年,吴清源依然不为年龄所束缚,潜心开创“21世纪围棋”的研究。他将中国《易经》阴阳调和、变化无常的思想放入围棋,吴清源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吴清源认为,上个世纪的围棋是一种“部分”的围棋,棋手们过于重视局部的得失。“21世纪围棋”将是一种“全部的围棋”,是朝着整体、全面的方向发展,而不在局部纠缠。
  川端康成正执笔“吴清源棋谈”时曾访问吴清源。他曾自述:“我认为,围棋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它的重点不在于竞技或争胜负,而是调和。由一枚一枚讲究均衡的棋子最后所构成的一盘棋,便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
  吴清源认为,21世纪的棋就是“六合的调和”,就是天地东南西北,就是宇宙。如果说天是中腹,地是边角,那么东南西北就是指的是整个棋盘。这种说法,就是人们将视线放在全局,不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只有重视全部、整体,才能做出“大模样”,进入棋艺最高境界。吴清源曾说,“我一百岁要下棋,两百岁时要在宇宙中下棋。”年满百岁后,吴清源没有食言,依旧落子。如今,棋迷们希望已在宇宙中遨游的吴老同样不食言。
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国籍
  吴清源一生,唯一的争议点就是国籍。这位出生在战乱飘零时代的棋圣,一生有很多无奈。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七岁起跟父亲吴毅学棋,青少年时期,在中国棋坛中已无敌手,天才的盛名让他当时享誉中日棋坛。随后,日本围棋界泰斗长老濑越宪作七段当即给吴清源去了一封信,正式邀请他来日。14岁那年,吴清源与母亲及哥哥一起东渡,在和日本三位棋手过招后,正式定为三段。
  1936年,吴清源第一次国籍为日本,那时,距离他在日本学棋生活已经过去了八年。对此,吴清源自传中曾写道:“在日本的中国人,受到歧视,也有人受到过实际的威胁,因此,我对自身的安全也很担心,但是一边下棋一边读书是行不通的,再说我还要养活一家人。最后我决定一个人加入日本国籍,选择了留在日本。”
  自传里也有写道,他如何放弃日本国籍。“到了1946年,突然有一天,一些在日华侨到我家,并且拉着我去了我所住的杉并区的派出所。他们强迫我放弃日本的国籍,因为他们是让我等在另一个房间里,所以他们是怎么具体操作的我一点都不知道。”
  再次加入日本国籍,是1979年。“我于1979年再次加入了日本国籍,时年65岁。战前,从中国国籍转为日本国籍,是因为当时是战争年代,受形势逼迫不得已。再次加入日本籍,较之我自己,更多的是考虑到孩子。”自传里,吴清源很详细地道出小儿子因国籍问题,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最后一次变换国籍,吴清源是站在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角度。
  其实,对于大部分真正理解和敬重吴清源的棋迷来说,国籍根本不是问题。国手李喆在微博上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不知何时起,网络愤青们将矛头对上了吴先生。身世飘零,远渡扶桑,吴先生在特殊时期精神上的痛苦孤独不知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几人能够超拔。古往今来,超越时代之人,必受当时宵小之攻讦。”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


“他只是换了个地方研究围棋”

《吴清源》传记电影男主角微博发文悼念

围棋泰斗吴清源逝世的消息不仅在体育界引发震动,连看似毫无关联的娱乐圈也有波动。演员张震在微博上发出悼念的文字:“吴清源老师就像一直走在前面很远的一个人,令人想要追随,相信他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研究围棋。”
  说到张震和吴清源的渊源,自然让人联想起导演田壮壮在2006年执导的传记电影《吴清源》。为了演好吴清源这个角色,张震多次拜访吴清源,受益良多。在一次采访中,张震坦言:“在《吴清源》之前,演员这个工作对我来讲更多的时候就是,人家找我来演我就去演,《吴清源》之后我知道了表演的乐趣在哪里,会去争取,会更有方向性。”

田壮壮:拍《吴清源》是为了心愿
  电影《吴清源》是由吴清源本人的自传体回忆录《中的精神》改编而成,讲述了吴清源跌宕起伏、历经磨难与修炼归于平静的一生。拍摄这部电影,首先需要征得吴老先生的同意,导演田壮壮和编剧阿城前往日本拜访了吴老。当时,田壮壮对吴老说:“吴老师是上个世纪华人中的优秀人物,你的历史和现在的状态特别打动我,所以我想拍《吴清源》。”吴老思考了两天,终于同意,并且给了田壮壮上百万字的日文材料。后来电影几经周折终于上映,田壮壮直言,这一次拍电影的目的已与商业期待无关,对票房完全没有期待,算是了一个心愿。
  拍摄过程中,吴清源有求必应,还和夫人几次来北京,并不顾年迈赶到近江小田原故居亲自出镜。

张震:拍完《吴清源》后痛哭一场
  最初张震对出演吴老非常忐忑:“这是我第一次扮演真人真事的角色,而且还是神级人物,压力比较大。除了要表演给观众看,还要面对很多角色认识的人,需要把人物的精神展现出来。”为此他研读了很多吴老的书,反反复复。张震说,“不能说非常知道,但是尽量把它表现出来。对我个人来讲,是我人生经历上一个很重要的启发。”
  张震也曾问过导演,为什么找他演吴清源这个角色。田壮壮曾在采访中提到过选择张震的原因:一方面觉得张震和年轻时的吴老师确实有些神似,但最重要的是张震的气质和吴老师一样都有着一种难得的纯真之感,让他觉得这个角色非张震莫属。
  “吴清源这个角色是我从影以来,投入非常深刻,用非常长的时间来扮演的人物。戏拍完了,我知道我要离开这个人物了,非常不舍,于是痛哭一场。”张震说,“在演的时候非常过瘾,因为是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有很多历史的时刻和经历。一个演员可以饰演吴老师这样的角色是非常幸运的,所以演完的时候非常不舍,很难过。”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昊皎


聂卫平:他是一个温厚的长者

一代围棋巨匠逝世,引发世界棋坛一片追忆和哀悼,很多国内顶级棋手、泰斗都在微博上发文悼念,怀念这位伟人的离去。

棋圣聂卫平忆往事
  作为中国围棋界的泰斗,聂卫平眼中的吴清源是一位无私长者。他昨天在微博中更新道:“惊闻吴清源老师去世,悲痛!吴老师在棋上的贡献很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他是一个温厚长者,为人宽厚,我至今还没听过有对他为人不好的言论。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主动找到我说:'你在围棋上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来日本学棋,你来日本就住在我家,我们早晚也能切磋棋艺。’这样的无私,棋界罕见。”
  此外,聂卫平还谈到了自己曾受吴老鞭策:“吴清源先生一生执着棋艺,心无旁骛,他也是这么要求其他棋手的。有一年我在日本,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边的吴清源先生听到后,主动走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博二兔,不得一兔。’我听后大受震动。当年我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王汝南叹博大精神
  上周,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刚刚在北京参加了吴清源百岁寿辰的庆祝会,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他很沉痛:“毕竟(他)不仅是中国围棋界而且是世界围棋界最年长的,而且是最声名显赫的泰斗级人物。大家本来希望他继续长寿,刚刚在北京举行了祝贺他百岁的活动。欣慰的一点是,在半夜里很平静地走了,走完自己的一生,这是大家觉得欣慰的事情。”
  王汝南眼里,吴清源最突出、最可贵的是对围棋的执着追求。“他最可贵的是对围棋的这种执着,他经历的时代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能保持对围棋的钻研,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不是我们一般搞竞赛的棋手所能够完成和担负的。现在年轻的棋手搞竞赛的就是要拿冠军,他的内涵和吴老先生追求的围棋发展的概念不同。”

芮乃伟几度哽咽
  作为吴清源收入门中20年的弟子,芮乃伟九段的悲痛是旁人难以理解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吴老师的助手牛力力跟我通话时告诉我。我听到后很难过,因为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虽然吴老师年纪大了,但我总觉得他会一直跟我们在一起,所以很震惊,突然整个人完全呆了。”
  来不及说再见,让芮乃伟非常难过,几度在电话里哽咽,最后几乎泣不成声:“我今年见到他是6月份的祝寿会,我和铸久一起去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想说'谢谢吴老师,希望他一路走好,我会一直想念他,他会一直在我心里’。”

牛力力透露细节
  担任吴清源的秘书已经20年,牛力力可以称得上离吴清源最近的人,对于他的离世,牛力力回忆了一些细节:“昨天我去殡仪馆看了吴老,他是29号晚上、30号的凌晨走的,非常安详,白天什么事情都没有,晚上就在睡梦中去世了。冥冥之中吴老师真是个神,他说活到100岁就活到100岁,30年之前隐退的时候就在说这个话。他不说要长寿,也没有说过要活到100岁前后几岁。恰好就活到100岁,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
  牛力力透露,吴清源生前曾有一百岁回家的愿望,11月23日,聂卫平、杨振宁、梅葆玖、应明皓、张震等名流参加了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的吴清源百岁寿辰纪念会,由于身体原因,吴清源并没有到现场参加这个活动,但还是了解了这个活动的具体情况。牛力力说,这个活动算是一了吴清源“回家”的愿望,“吴老师曾说过,希望100岁回家,如果说庆祝活动安排到30号,他可能就看不到了,通过这个庆祝活动看到了老朋友,也就相当于回家了。”
  她还透露,棋圣的告别仪式将在日本当地时间12月5日进行,届时参加仪式的都是非常亲近的人,并不对外开放。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综合整理


大战之前吴老会默诵中国古诗

——江芮夫妇忆老师

“吴老是一名真正伟大的棋手,这已经不需要我再重复。对我和芮乃伟来说,这一生对吴老的感情是阶梯状上升的——最早,只是崇拜,绝对崇拜,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乃伟成了吴老的关门弟子,我们得以和吴大师更加亲近了,对他的了解也就更深。现在他驾鹤西去,我们希望他所代表的、由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出的棋道精神能够永久地传承下去。”昨天,江铸久九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晚年的吴清源,口齿已不太清,一般人几乎无法与之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但有几个人例外,首先是吴老的秘书牛力力五段,然后就得算江芮夫妇了。“每年我和乃伟都会去日本看望吴老,99岁大寿那年,我们给吴老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就是篆刻了他名字的印章,他非常高兴。去之前,我还去上海他曾经居住过的老巷子里转了转,后来专门给他讲了讲老家的现状,吴老问得仔细,显得更加高兴了。我记得那一次,乃伟因为战绩不好,给吴老说了之后,老人家很着急,马上提出摆摆棋,结果也很神奇,或许是因为受到启发,又得了些吴老的内力,回国之后我老伴开始在各项棋赛中一路连胜,成绩好得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江铸久说。
 言及吴老的围棋技艺,江铸久昨天还讲了一个与新闻采访有关的小故事。
 采访棋手,一般记者问的,不外乎“赢了棋之后回家会做什么”“输了棋之后回家又会做什么”之类,而吴老是个语言简洁的人,回答总是“复盘”“就是复盘”,让提问者再也问不下去。不过,当年日本的文豪川端康成显然是在采访中动了脑筋的,他给吴清源的问题是——“比赛开始前,如果感觉自己斗志不够旺盛,你会怎么办?另外,如果感觉自己斗志太过旺盛,又会怎么办?”对此,吴清源回答:斗志不够时,我会在心内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而感觉斗志太过旺盛,需要给自己“降温”的时候,会背诵白居易的《对酒五首》,反复默念那一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所以,我觉得吴老这一生中,最令人佩服的就是有一种高度专注、集中的精神力。世界上任何大棋士,都会有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波峰、波谷,就算李昌镐当年,也有过突然之间赢不了棋的困惑。而吴清源先生,纵横棋坛17年,在最残酷的十番棋擂台上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吴老当然也会有状态低迷的时候,但正如他所说,《正气歌》和《对酒五首》让他实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调整,真正做到了'平常心’,这既是他的强大之谜,也表明了一点,那就是支撑着他不断取胜的神秘力量,其实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到了今天,我在上海教小孩子们学棋,也会专门给孩子们先看一本漫画书,《擂争十番棋之镰仓凶霸》,那本书里,就有吴老在大战之前,默诵中国古诗的情景。”江铸久最后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贾知若


立即评

云彩之上

□贾知若

    1933年,京桥的锻治桥馆,当19岁的吴清源举重若轻,将三枚棋子拍依次打在“三三”、“星”和“天元”的位置上时,对面端坐的“不败名人”秀哉,内心深处惊涛拍岸!那就是著名的“三三·星·天元布局”,现代围棋从那一刻起,才真正拥抱了自由。
 那盘棋执黑的吴清源输了2目,这是天马行空的代价,它同时标志着——棋盘上并没有什么权威,是不可以挑战的。其后的岁月里,吴清源走上十番棋擂台,从此纵横六合,步入云彩之上。
 百岁之后,一代宗师吴清源驾鹤西去,把无数传奇留在人间。
 传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在歧路之前点亮了明灯。
 围棋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这是个基本事实。在现代中国围棋最凄迷的岁月里,50多岁的日本老太太伊藤友惠可以在访华比赛中,将一众中国高手杀得片甲不留……但中国围棋信心未失,无他,云彩上的吴清源先生不是在那里吗?中国高手,依然可以到达无敌的绝顶高度,这根本就不需要翻阅历史。
 传奇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证明了真正的天才从来不会墨守陈规。
 第一个把围棋子放在天元位置的人,不是牙牙学语的无知小儿,就是内心宁静而自由的吴清源,而后者,在形成了思维定式之后依然能这样做,尤其需要勇气和灵感。在“三三·星·天元”新布局时代开启了很多年之后,韩国人强势杀入了围棋天地,当年的中日高手们都在惊叹:围棋原来,还可以这样下……事实上,世上只容得下创新的王者,而不会有墨守陈规的权威。这一点,吴老先生在N年之前就提前演示了,韩国围棋,正好在那一季得其精髓。
 传奇的可贵之处更在于,抛开争议的迷雾,你才能看见它植根于什么样的土壤。
  时至今日,吴清源在历史上三改国籍,依然成为网络论坛间无聊的争议焦点。对此,笔者认为吴老在其自传《中的精神》已经解释得足够清楚了,一个为围棋而生的、500年一遇的天才,一个并不愿意与政治沾上一毛钱关系的大棋士,他本来,就像围棋一样是属于全世界的。另一方面,作为写围棋观战记最为出色的“记者”川端康成,在许多年前已经揭秘过“吴清源因何强大”——他问吴,“你比赛前感到斗志不够旺盛的时候,怎么办?”吴回答,他会在内心里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那么“比赛时感到斗志过于旺盛又怎么办”,吴回答:心里默念白居易的“石火光中寄此身”。

      是的,他的强大天生就带着中国的味道,这已足够。云彩之上,先生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