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五汤 【组成】 柴胡10-18g 黄芩10-12g 半夏10g 人参(用党参代10-20g) 甘草6-12g 生姜3片 大枣8-12枚 白术10g 茯苓10-16g 泽泻10g 猪苓10g 桂枝10g 川芎10g 当归10g 白芍10-12g 熟地10g 【辨证要点与适应病】 小四五汤,即小柴胡汤、四物汤及五苓散的合方,取各方名的字首,命名为小四五汤。本方适用于气郁水停、痰湿瘀血所致的诸病,广泛应用于内科、神经科、妇科、小儿科的诸种疾病。 1.辨证要点 本方证是小柴胡汤、四物汤、五苓散证的混合证,以胸胁苦满(或腹胀纳少)、浮肿或有血瘀(疼痛,脏器的肿大,血尿)、或有贫血、或有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动悸,少寐),作为辨证要点,但不必悉具。 2.适应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肾结核,特发性水肿,血管性头痛,眩晕,血管神经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 【临床辨病】 凡符合此方辨证要点的上述诸病,均可投此方,但每种病又有其特殊性,故具体临床辨病如下。 小四五汤用于慢性肝炎时,以胸腹胀满、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具有贫血的倾向或轻度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慢性肝炎20例,病程5-10年,其中肝功能异常者18例,纳少腹胀者19例,肝脏肿大者18例,脾脏肿大者10例,有贫血和贫血倾向者10例,有浮肿者5例,均投小四五汤15-30剂后,肝功能恢复者14例,肝脏肿大改善者10例,浮肿消失者5例。 用于肝硬化时,以早期肝硬化、脾脏肿大,或腹水不明显、腹胀、具有贫血的倾向,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急性肾炎时,以浮肿、小便不利、胸胁苦满,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10例急性肾炎,年龄11-18岁,女性6例,男性4例,其中有蛋白尿者10例,有血尿者6例,有颗粒管型者7例,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6例,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4例,血压轻度偏高者7例,其病程在1个月-11个月,均投小四五汤,每天1剂,煎两次,分两次服,连服7-21剂后,在蛋白尿和血尿均完全消失的同时,诸证亦消失。 用于慢性肾炎时,以浮肿、小便不利、贫血、隐性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2例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伴有复发性血尿患者,男女各1例,男5岁,女12岁,均以反复血尿6个月就医,一般状况好,投小四五汤15-25剂后血尿消失,并随访1年未复发。 用于肾病综合症时,以胸胁胀满、浮肿、贫血,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时,以胸胁苦满、腹胀、紫癜、血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3例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均是紫癜与血尿并存,投小四五汤10-15剂,紫癜与血尿同时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用于慢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时,以倦怠乏力、纳少、小便不利、具有贫血倾向,作为投药指征。笔者凡遇及慢性肾盂肾炎或有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均投此方,大部分有效,特别是对不能用抗生素的病例,具有特殊意义;若长期服用此方,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强壮体质。在笔者治疗的病例中,有1例患膀胱炎多年的患者,每遇发病则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服小四五汤4剂症状完全消失,后又连续服7剂,停药10天,又服5剂,停药后6个多月未发作。 用于肾结核时,以小便不利、血尿或脓尿、胸胁苦满、乏力纳差,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特发性水肿时,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有热感、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以此方治愈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追访3年未复发。 用于血管性头痛时,以头痛伴有浮肿或浮肿感、或经前头痛伴有痛经,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血管性头痛伴有浮肿者7例。 用于眩晕时,以眩晕伴有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或伴有浮肿心悸,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8例眩晕患者,其中3例属于血管性眩晕,6例属于耳源性眩晕,投4-10剂而治愈。 用于血管神经性浮肿时,以颜面硬肿、胸胁苦满、纳少,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3例血管神经性浮肿患者,均投1-2剂而愈,但需再服几剂以防复发。 用于经前期紧张症时,以胸胁郁闷、头痛、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疗30例经前期紧张症患者,年龄16-32岁,均有烦躁易怒,其中乳房胀痛者28例,有头痛着28例,失眠者24例,浮肿者27例,腹部胀满者18例,腹泻者4例,均于每个月经期前投小四五汤3-6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其中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5例。 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以胸胁苦满、头痛、浮肿,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时,以郁闷易怒、浮肿、动悸,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14例更年期综合症,投以小四五汤7-10剂,均有明显改善。 【合方应用】 小四五汤是三个常用方的合方,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无须再合方,因此,在临床上均单独应用。 【类方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