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就像全身的输送“管道”,把血液运送到全身的同时也输送着氧气。遍布全身的血管,总长度约有95000公里,就像四通八达的公路一样,如果血管壁柔软、富有弹性,血液就能在体内顺利流通。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的毒素增加、甘油三酯增多,血管也就慢慢的变得“堵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 血管堵塞身体时,四处会发出警报,宣告血管已经堵塞衰老! 第一处:头部 1、头晕头痛 血管堵塞,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脑部,因为血管的堵塞会造成全身处于缺氧的状态,因此会引起头晕、头痛的情况。通常睡眠不足、熬夜后,人体血液就会发稠,有些人就有头痛的情况,也是脑部缺氧的表现。 2、话说不清楚、嘴歪眼斜 这是血管堵塞最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因为高血压引起的中风或者脑部血栓患者会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发生在脑部动脉和颈部动脉出现了堵塞。 第二处:颈部 1、手脚麻木 当老人出现手脚麻木时,不要大意。手脚麻木可能是痹栓引起,当体内痹栓沉积到270微克左右,就会造成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甚至瘫痪。 2、血压升高 血压高是血管收缩时对心脏血管压力太高导致的。当血管堵塞、血管硬化时均会导致血压升高,此时要小心心脏和脑部血管。 第三处:胸部 1、突然的胸闷 如果是长时间的坐着,站起来活动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胸闷,甚至是胸痛晕倒,这可能是血管梗塞的征兆,有可能是肺动脉栓塞。 2、呼吸困难急促 呼吸困难及急促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84%~9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有紫绀表现,紫绀与缺氧、低血压和体循环淤血有关。 第四处:下肢 1、下肢疼痛 中医讲“不通则痛”,血管内有血栓,堵塞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下肢疼痛,同时还伴有肿胀的情况。 2、腿脚怕冷,易酸痛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当下肢血管堵塞时,血液流通受阻,就会出现腿脚怕冷的情况;另外,如果平时走路路程较长,一边的腿还容易疲劳酸痛,这在医学上叫做,“间歇性跛行”。 血管堵塞受年龄、饮食、生活习惯、外界环境、不良情绪等综合影响,人在45岁后,很多习惯都已成形,因此,血管更易发生堵塞。 所以,45岁后,三件伤血管的事少做: 1、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倒夜班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因为熬夜会打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导致身体不断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样会使血管收缩异常,血压上升,血液粘稠度增加。 2、吸烟 吸烟不但可能会导致肺部疾病,还会引起血管堵塞。由于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动脉内壁,这些受伤的内壁会卡住血管中的脂状物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 3、坏情绪 “坏情绪”是心脏的大敌。悲伤、愤怒、孤独等都会伤害到心脏。 很多研究表明,人处于坏情绪当中,体内的激素分泌会出现异常,导致心跳加速、动脉收缩,会引发心梗、心绞痛或其他心脏病。 45岁后,想要血管健康,谨记三招,给血管洗洗澡! 一、食疗给血管洗澡 1、多吃蔬菜、绿叶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成分都对心脏有好处。 比如:芦笋、甜椒、白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 胡萝卜和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它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生菜、甜菜、羽衣甘蓝等绿叶菜富含含氮物质,在消化过程中,这些物质会被转化为一氧化氮,它能使舒张冠脉,延缓斑块形成和血液变粘稠。 2、多喝茶饮 茶水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喝,不仅可以补充人体体液,缓解血液粘稠,还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绿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绿茶中还含有特效成分儿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预防血压、血糖的升高,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两餐之间,泡上一杯绿茶,因它含有特效成分儿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预防血压、血糖的升高,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蒲公英具有降低人体低密度胆固醇,提升高密度胆固醇的功效,而桂花香味迷人,可解除口干舌燥、胀气、肠胃不适。 三者搭配,让血液循环更加通畅。 二、运动给血管洗澡 1、原地小跑 跑步能够加强身体心肺功能,增强血液流动,日常运动三十分钟,有很好的效果。 做法:首先放松肩膀,手臂自然摆动,但腹部需用力挺着,脚尖垫起来,用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 2、常勾脚 这个动作非常简单,绷直小腿,上抬脚背然后再下压,交替做几次。它有个专业的医学名词: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可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三、按摩给血管洗澡 1、按摩头部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常按揉头部可促进气血流通,疏通经络,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 按摩头皮时,一定要轻揉,从前往后梳理。 2、按摩脚部 脚部有很多穴位和经络,比如足三里、隐白穴、太冲穴等,经常按摩脚部能增强脚部血液循环,使较低通至全身的气血不瘀滞、更顺畅。 但按摩脚部穴位时,以有酸胀为宜,力度一定要捏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