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那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

 南相子 2018-05-25

玉玺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有,但传国玉玺比较特别,它有着某种皇权合法性的象征。

传国玉玺的原石就是和氏璧,秦王想拿十五座城池交换,才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而和氏璧最初由楚国人卞和发现。由于宝玉藏于石中,卞和在把这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这两代楚王时,被认为拿石头来欺骗楚王,于是被砍下了左脚和右脚。等到下一任王楚文王继位时,卞和大哭三天三夜,为楚文王所知。楚文王派人剖开璞玉,发现了其中的宝玉,制成了一块玉璧,即为“和氏璧”。

秦始皇一统天下下,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有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可以让子孙代代相传。

从周朝开始,历代都认为“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而传国玉玺有天命所归的象征,历代帝王对得到这块传国玉玺非常感兴趣。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才止住风浪,这更让这块玉玺有了更神秘的色彩。

汉代秦后,传国玉玺一直代代相传,一直到王莽篡位,王太后将传国玉玺摔破一角,皇帝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王莽被灭后,传国玉玺流传到汉光武帝刘秀手中。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偶然得之,视为珍宝。后来被袁术夺走。袁术死后又回归汉朝。

曹丕篡汉建魏,改元黄初,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明他的正统地位。南北朝时,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

隋朝一统后,将传国玉玺收入隋宫。隋炀帝杨广被杀,萧皇后带着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及传国玉玺遁入漠北突厥。萧皇后南归,唐朝终于得到了这块玉玺。

唐末,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进攻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便带着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很多人都认为秦朝的传国玉玺的宿命终于此。

当然传国玉玺的后续传说还有很多,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明清两代,时有人拿“传国玉玺”献给皇帝,基本上都是赝品。

当然,有很多人认为,传国玉玺的正史记载也不可信。很可能在秦始皇手中就已经丢失,毕竟这块传国玉玺更多的是一种符号象征。很多新朝建立很乐于有那种失而复得的象征感,表明一种天命所归的含义。

你对传国玉玺的去向怎么看?不妨留言处交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