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前逵:一个大隐隐于市的菌中传奇

 甘肃头条传媒 2018-05-25


 
【我奋斗 我幸福】——
刘前逵:一个大隐隐于市的菌中传奇
  他从小小的食用菌做起,把名不见经传的食用菌成企业的支柱产业;他瞄准农产品深加工势头,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支柱产品;他将食用菌吃干榨尽 只为提供健康安全食品。他就是甘肃睿康现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前逵。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生生不息的战斗力,更是创新不止的聪明与才智。
  农德精神,重在雕心
  “我做食用菌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食用菌这个产业后我就特别有兴趣,我就下定决心去做,到处了解,还去河南学习”。农民出身的刘前逵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农业是个非常辛苦、且见效慢的产业,但刘前逵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刻苦钻研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选择好农业产业,加强生产管理,一定会在农业领域干出成绩。2016年刘前逵在注册成立了甘肃天涯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搞农业是一门技术活,过去懂得耕耙耪种的庄稼把式,现在还要知道什么种子是良种,怎样种植更安全有效,怎样使用测土配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产业发展质量;种植技术不统一,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销售的宣传不够以及保鲜储存难度大。面对这些问题,刘前逵没有灰心丧气,作为一个的会宁人,他觉得自己不害怕吃苦,因此,刘前逵下决心创办农业产业,为食用菌这个现代农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坚持科学种植理念的刘前逵,从2016年开始,花了一年时间,用时间和汗水才反复进行品种的实验,为了把真正的食品安全带到兰州的千家万户,他将食用菌打造成无公害、无农药、无污染、纯天然又营养丰富的“艺术品”。为了能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食用菌优良品种,打造具有地域品牌的优质无公害绿色产品,刘前逵筹划开办了食用菌培育实验室,邀请食用菌行业专家及专业团队指导。
  “我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做到统一标准购进原料,统一标准生产菌种,统一标准生产菌包,按标准生产管理出菇,统一标准包装销售,并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按照有机食品标准组织生产,让我们的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省心,更重要的是要能吃出健康。”
  菇农在基地承包的菇棚领取合格的菌包,按照统一的生产管理标准出菇,然后再进行统一销售,刘前逵为此合作社专门配备了完整的机械设备、高标准的食用菌生产线和相关的实验检测仪器。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食用菌育种工作,基础设置是必备的。在发展过程中,刘前逵始终坚持加大科技投入,用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改变农业的现状,并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要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装备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的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使年轻人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积极投身于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是个良心行业,一定要保证质量和品质,做到真正的绿色健康。”
  目前公司年生产能力平菇1000吨、杏鲍菇500吨、猴头菇500吨、袖珍菇300吨、灵芝100吨等,可以普遍推广的菌种达10多种。公司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约1000万元,包括机械设备、食用菌生产线以及仪器。公司员工约63人左右,季节性用工85人。
  深加工是紧握在手中的“王炸”
  “未来食用菌需求仍将高速增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对食用菌营养、保健、抗病和防病各方面认识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食用菌作为健康保健食品,未来消费市场潜力比较大。”刘前逵充满信心,他的更大的目标是加大力度研发食、药用菌在营养、保健等方面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为西北地区培养食用菌行业的人才,实现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效应。
  “食用菌作为‘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的组成,逐渐成为未来食品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发挥食用菌在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促进就业过程中发挥的积极影响。深加工是必须要走的,这样才能把产业做活做大做长久,这是我最终的目标。”
  在刘前逵的带动下,公司自主研发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百合桑黄菌粉、百合猴头菌粉等多种产品,有5个产品已经申请到国家专利。深加工是刘前逵手里的“王牌”,所开发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各种食用菌菌粉成熟后,刘前逵脑子里蹦出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利用兰州本地盛产的百合干与药用真菌相结合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食品。
  “把百合当培养剂,让食用菌在百合中生长,以此来提高它的营养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将百合和食用菌掺在一起,是经过我们反复试验后,才有的技术结果,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了。”
  刘前逵将食用菌产业的最前沿技术技术融入生产实践中,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协同机制,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带领项目组成员,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做到实施的技术既好看又实用,技术服务手段既贴心又到位,强力推动甘肃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在2017年,刘前逵又注册成立了甘肃瑞康现代生物科技公司,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深加工的现代化综合农业发展方向转变。
  公司所开发的产品是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用菌和药用价值比较高的药用菌为原料,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出的高、精、细、浓缩提纯的复方制剂,药食同源,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长服久服可以强身健体,像吃馒头一样安全。不仅小孩可以服用,老年人可以服用,就连孕妇也可以服用。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刘前逵为当地800多农户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公司采用季节性用工,并且采用预付的形式,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公司互助双赢发展。
  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
  “当时我打算投资做农业时,就是想找一个可以产业化的、又具有药食同源的产品。现在许多人也开始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食用菌正好具备这两个因素。当时也做好吃苦的准备,可是做了之后才发现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我这几年都快把我这辈子的苦吃完了。但是,咱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当初转型做实业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下过决心了。”刘前逵笑着说。
  许多人都看不出来,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曾经从事的是建筑装饰工程。1992年,刘前逵在甘肃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2008年,刘前逵创立甘肃天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当时一是因为装饰行业不景气,我还是想转型做实业,二是因为自己本身就对农业感兴趣,所以就选择了这一行,不管钱多钱少,能干自己喜欢的行业就能乐在其中。”
  说起来很轻松,但鲜少有人知道这背后的辛酸,作为建筑装饰行业出身的刘前逵,在刚开始涉足农业时,也曾一度茫然。除了平时要到基础实时监督考察生产情况,培育菌种之外,刘前逵还要操心销售的事情。为了能准确的把握市场,了解行情,刘前逵坚持每天4点起床,亲自到销售一线,亲自送货。
  “我每天4点起床,晚上12点多才能睡觉,跟个陀螺一样。但是这道工序必须亲自走,只有自己亲自送货卖货,你才能感受市场是怎样的行情,才能保证中间不出差错,将绿色健康的食用菌送到市场。”刚开始的时候,刘前逵还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害怕送货卖货的时候遇到熟人。“你怕遇到熟人,偏巧就遇到熟人,不过你看着自己的产品迅速被抢购一空,那感觉才是真的甜,所谓的面子不重要喽。”在玉泉市场,刘前逵一个半小时就卖出了400多斤的食用菌。
  在销售方面,刘前逵可谓操碎了心,为了能为公司开发更多的销售渠道,刘前逵开发了“互联网+市场+社区+店铺+会员”的复合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型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前逵的努力下,公司已经与多个三维商城合作销售,销售量不断增长。
  农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在经济推广、科研、及示范区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成,因此,项目建设还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制约,去年的盈彩。今年,刘前逵的公司得到了市扶贫办的高度重视,注入资金200万。在市扶贫办的帮助下,刘前逵决定扩大种植规模。
  “2015 年我国食用菌产量为 2,020 万吨,按 13 亿人口匡算,每年人均食用菌消费量约为 14 公斤,每日人均消费量约为 40 克。营养专家提出每人每天应该消费 250 克菌类,国内人均日消费量与之还差 210 克。而且甘肃的食用菌90%来自外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个市场都是巨大的,有前景的。” 
  虽然面前有九九八十一难,可刘前逵丝毫没有泄气。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本着能吃苦肯做事的精神,虽然充满了艰辛曲折,但是刘前逵也依旧乐在其中。
  一粒种子,一滴水,就让沙漠开满鲜花。刘前逵自信地说,“下一步,我就要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采摘、餐饮一体的‘蘑鬼基地’,将食用菌大规模推广,想做到兰州最强,再做到甘肃最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