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泡在咖啡馆里,发一篇顶刊论文? | 寻找祖先的烙印

 yangtz008 2018-05-25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导读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总体而言,西方文化注重个体的发展,亚洲文化则更强调群体的责任。而人与人之间独立或社群性的性格差异,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农耕文明。例如,在中国,一个北方的农民可以依靠一己之力种植小麦,但一个南方农民却需要集一个村庄之力建立水稻灌溉系统。而且由于水稻每公顷的种植成本是小麦的两倍,早期的水稻种植地区便促使劳动合作系统的形成。即使经过上千年,这个差异都依然存在,并一直在其后代身上延续。


这样的理论究竟对不对呢?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Thomas Talhelm决定去星巴克测试一下。其团队观察了在中国6个城市,包括北方种植小麦的北京和沈阳,以及南方传统水稻种植区域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合计256个星巴克中近9000人的个体行为。果然,在工作日里,种小麦的北方城市独自喝咖啡的人数比例比种水稻的南方城市高出10%,而周末这一差值降至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人主义者遇到问题时倾向于解决问题,而集体主义者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适应环境。因此,在选定的星巴克里,Talhelm和他的团队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椅子陷阱”。他们在进店的必经之处背对背放置了两把椅子,椅背间的间隔仅相当于人臀部的宽度。因此,顾客要进店就不得不移动椅子或者侧身从椅背中间挤过去。观测发现,678名顾客大部分都选择了侧身挤过,但6%的南方人选择搬开椅子,而北方人中这一比例达到16%。

 

不能否认该研究过程还存在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现实情况中,忙碌的咖啡馆里存在很多难以消除的不可控变量。研究人员尝试尽可能地控制这些变量,他们综合考虑了被调查对象年龄,性别,是否单身,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一天中的时间,甚至是城市中的病原体的影响等因素。他们还对星巴克的客户进行调查,其中超过90%的人都表示他们是该地区的长期住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