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9堂课:合肥四姐妹 | 人脉不用向外求

 WHC超级英雄 2018-05-25

今天想就「合肥四姐妹」这个民国传奇大家庭和大家聊聊:人脉管理的话题。

 

本期课程涉及两个心法概念:

 

1、头部效应:在一个领域,40%的资源是倾斜在第一名身上的,第二名只有20%,第三名7%-10%,剩下的30%由其他人来分。


所以凡事都得做到第一,人们不记得第二名是谁。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你不记得第二名是谁。头部领域是一种高注意、高收益、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向循环。古典老师在《跃迁》里面提到过一个思路: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就像玩贪吃蛇一样,从一个个小头部,一点点拱向大头部。

 

2、负成本连接(品牌专家吴声老师《超级IP》里的一个概念):成为头部之后,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完成负成本连接。


我主动制造一种氛围或者理念,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然后让别人主动被我吸引,来找我连接,最后围绕着我当初制造的理念或者氛围形成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能让最核心的那个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合肥张家姐妹四个,元允兆充,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了大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的先生就更有名了,是大作家沈从文;四妹充和嫁给了大汉学家傅汉思。


u=344599671,2861420123&fm=27&gp=0.jpg


但我今天讲述的视角不是她们姐妹四人,而是打造出这个精英人脉网络的张武龄,她们的父亲。

 

张武龄的爷爷,是和李鸿章一起打天下的大将张树声。他是李鸿章淮军系统这一大波人才里面,唯一一个不仅没有败,反而逆势反弹的极少数几个。而这都是源自张武龄苦心编织经营的一张巨型人脉网。

 

最开始,作为大房长孙的张武龄也想过走科举仕途、实业经商的路子,1905年科举制被废,早年的经商尝试也没起色。走了一圈弯路之后,爱看书的张武龄最后把振兴家族的使命放在了对子女的培养上。

 

17岁那年张武龄和比自己大四岁的扬州名门陆英成婚,女方不仅为张家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而且在婚后的16年里,为张家留下了9个孩子:四女五男。


张武龄给女儿们取的名字都是带两条腿的:元允兆充,意思是女儿长大了要嫁出门去;儿子们都是带「家」字头的:宗、寅、定、宇、寰、宁,意思是男孩要留在家里,继承香火。

 

33岁那年,失去贤内助的张武龄觉得为了守住张家家业,自己必须加速子女培养计划了。在张武龄人生最后的16年,他以昆曲为引子精心制造出了一种势能,形成头部效应后凭借子女的婚姻把那张无形的关系网渗透到更广范围的精英知识分子圈子里去。

 

下载.jpg


一、头部效应:营造一种氛围,扩大人际关系网络

 

为了培养女儿们对昆曲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张武龄可谓是不遗余力。先是带女儿去会馆,花高价钱请当时最有名戏班的老演员当女儿们的昆曲老师。昆曲戏词不好理解,张武龄在自家花园的花厅里给儿女们办了一所现代学校,请名师教女儿们人文素养知识。

 

除了集中培训,张武龄还充分发挥了保姆们的作用,有意识的把保姆往经纪人方向引导,这样为他省下不少精力。张家的几个女儿性格完全不一样,后来她们自己分析,这和干干们(她们称保姆为干干)有很大关系。

 

原本就家学好再加上精心的培养,张家女儿们很快成了昆曲小明星,而且人文素养也跟着都上来了,各个都成了当时名声在外的才女。

 

为了更好的宣扬自己的办学理念,张武龄自己出资办了个乐益女中(女子中学也是个相对小领域,更容易形成头部效应)。办学一直是他的一个人生理想,为了办好这个学校,张武龄拼劲了所有的社会资源。

 

和当时的教育家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有名的教育家结成朋友。请了很多名师,比如说后来做到我党总书记的张闻天,还有大作家叶圣陶当年都在他的学校里教过书。自己的二、三女儿也先后在乐益女中上过学。

 

张家四姐妹在整个中学期间,接受了最好的西式教育,而且还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姐张元和考上了上海大夏大学(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后来还在燕京大学读了研究生。二姐张允和考上了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三姐张兆和在中国公学读书英语系,还是他们学校的体育全能冠军。四姐张充和就更厉害了,自己考上了北大中文系,还是破格录取。

 

让孩子成为昆曲名角,还接受最好的西式教育,这还不是他们家最神奇的地方。张武龄中西结合的教育理念,让他那些儿女们自发开始了家族办社团的风气。

 

他们家这个杂志《水》从1929年开始创办,那时候大姐张元和22岁,四妹张充和才15岁,这个杂志一直办到了今天。这个杂志有三个核心功能:


第一,家族纽带。抗战时期,一家人各自上学,也有避难的,都失散了,但是这个杂志从没停刊;

第二,吸引了大量周边的人,甚至为张家姐妹将来找男朋友提供了很重要的人才储备;

第三,由此张家才女在圈子里面的名声顺利传到了更广的圈子里,成了一个头部。而且是有一大批人自己主动帮着她们宣传。


u=3976267106,2856363164&fm=27&gp=0.jpg


二、负成本连接:头部IP效应,自带口碑宣传

 

负成本连接,是头部能带来的最大效果,而这种打造人脉圈子的思维方式,是真正的向内求,不是向外求。让别人主动找上门了,实现负成本连接,这才是成为头部做大的意义所在。

 

合肥四姐妹上了大学之后,头部IP 的效应很快就出现了。这时张武龄根本不用担心女儿们的婚事,不仅从来不逼婚,还拦着朋友和亲戚不让上家里提亲。到后来保姆们都帮着往外挡:我们家小姐自由恋爱,你们不要再帮着安排相亲了。

 

张武龄一生看着好像很颓废,只会办教育,但是他的做法其实很特别:他就像一只勤劳的蜘蛛,为家族编织一只无形的人际关系大网,让家族可以进入中国最核心的精英文化圈。

 

张武龄把四个女儿和几个儿子培养成了才子和才女,他们自然就很容易吸引很多知识分子、艺术家到身边来,而且都是当时最顶级的知识分子。

 

张家后来的人际关系网,大概能分成三圈,借用个丘吉尔的词「三环外交」,张家有一个三环人脉关系网。

 

第一环是张家自己的兄弟姐妹。


四姐妹都是和昆曲有非常大关系,只不过是在不同领域做了延伸:昆曲、文学、历史、书法。这几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最核心的部分:艺术、文学、历史。越到后来他们的价值就越高。

 

第二环是张家的女婿。


周有光这种原本就是他们家粉丝的就不用说了。大姐张元和因为昆曲的原因,嫁给了上海著名的昆曲演员顾传玠。两个人琴瑟相和,后来还一起下海做生意。沈从文 张兆和张充和最后嫁给了美国汉学家傅汉思。

 

第三环是围绕在张家和张家女婿身边的整个精英文化圈。


他们早在上大学的时候,身边就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全国各界的文艺爱好者,这些人还有人脉网,里面就包括商人、工程师、高级官员。

 

张武龄厉害之处在于用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链,把一个濒临崩溃的没落家庭,变成了一个系统:先是悉心营造一种家族的文化氛围,找到精神内核,专注打造头部效应;随后在这个内核里创造一种吸引力,把一个时代最精英的圈子聚集在自己周边,完成负成本连接;最后在一个精英圈子里,大家互帮互助,成为一个社交节点。

 

纵观张武龄整个打造这个巨型人脉网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生态思维,就像栽几盆花,每天浇点水,最后长成一座花园;而不是单点思维(静态思维):我非要一颗参天大树,长不出来就揠苗助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