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王富顺闯进我的办公室,把一摞书甩在办公桌上,然后哭丧着脸说:“这是我刚出的书,走了几个办公室一本都没卖出去,请老兄出出点子吧!”“如今出书多为自费,即便是出版社愿意出的书也用书抵稿酬,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你这书当然不好卖了……”我边说边拿过一本书瞟了一眼,见书名是《阴阳五行与中国文字》,我好奇地翻开内容提要,却越读越有兴趣。“哎呀,你小子有名堂嘛,这本书很有价值,值得一读!”“可是怎么推销出去呢?我为此已经欠了不少债了。我知道你有办法,你的那本《痴圣》短时间就被抢购一空,用的什么法子?”“我那一套不适合你。不过可以给你介绍介绍,反正以后我也不会再用同一种方法,但希望你不要往外传。我的书刚出来时也是销路不好,便想了个办法用征婚广告售书,我在广告中这样说:某男,28岁,家产千万,求一女子,要求与《痴圣》一书中某某人的个性相当。不久,满城书店再也找不到一本《痴圣》了,就那么简单。”“妙,高招儿!可我的书中没有某人的具体形象,不可能也用这种方法呀!唉……”富顺哭丧着脸,显得很无助的样子。于是我又给他讲了一个从书上看来的书商请总统做广告的故事。希望对他有所启发。 美国一位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寄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不久出版商又有一批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了广告“现有总统最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完。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这批书居然又一次被抢购一空。 富顺眉开眼笑起来,他说有办法了,急急忙忙甩下两本书便走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王富顺拿着一张报纸气急败坏地坐在我面前,破天荒点燃一支烟,顿了好一会儿才对我说:“你看现在怎么办?我给全国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某某教授寄去一本书,一直没有回音,今天却在报上见了他的文章,标题是“中国文字渗透着古代哲学思想”,把我的成果改头换面刊登出来却对我只字不提,真是气人!”我闻言大惊,神经一阵抽搐。我猛一拍桌子,大吼一声:“好小子,你的好运来了!”王富顺一激灵,跳了起来:“此话怎讲?”“你马上登报声明: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某某教授剽窃你的《阴阳五行与中国文字》一书云云,再附上一句此书一面世即成畅销书,欲购从速!”又一个月后,王富顺又来到我办公室,不等我打招呼就嚷开了:“老兄的点子真值钱,我的书大赚了一把,这是你的辛苦费,意思意思!”边说边摸出一个信封来。“你太小瞧我了!你还是留着打官司用吧!”“嗬!老兄真是料事如神,那老家伙来了信说他研究的角度和我的不一样,要我收回影响,否则就法庭上见。”“这不更加促进你卖书吗?可能还有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我们相视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