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3万戏迷线上线下闹民俗,让绸都文化开出“非遗之花”

 吴越尽说 2018-05-26

——盛泽提升民俗文化内涵推动丝绸文化传承发展

 吴江日报2018-5-25    作者:记者陈军

 

非遗连接非遗捐赠环节。

 

小满戏言传身教环节。

 

观众观赏小满戏。

 

化妆间演员准备。

 

本报讯(记者陈军)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5月21,2018盛泽小满戏系列活动开幕,小满戏将在先蚕祠连演9天。

盛泽小满戏是盛泽特色传统文化,2009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小满戏为第四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盛泽镇政府注重小满戏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今年的小满戏活动,融入创新、巩固发展,更好地传承了小满戏这一民俗文化。

如何将小满戏这一盛泽特色民俗活动办好,是近年来我镇传承非遗文化、民俗文化面临的挑战。盛泽镇社会事业局文化科科长、镇文联副主席沈亦红表示,今年的小满戏活动由盛泽镇社会事业局主办,盛泽镇社会事业局文化科、盛泽镇文联指导,吴江日报社盛泽办事处、当家网承办,盛泽戏剧家协会协办。小满戏将连演9天,包括京剧、沪剧、锡剧、越剧,共计10场。来自该镇的10个戏曲表演队伍共计100多名资深票友真挚献演,欢迎市民适时前来观赏。

 

科普: 《盛泽小满戏》宣传片问世

 

小满戏,它是伴随着传统的桑蚕生产而诞生的。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一传统农业方式已经渐行渐远,从事桑蚕种植的农户也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宣传盛泽小满戏、让大家认识盛泽小满戏,在2018小满戏系列活动中,盛泽镇社会事业局耗时4个月,倾力推出科普宣传片《盛泽小满戏》。

小满戏,是盛泽非遗文化的重要名片,小满戏不是戏种,而是民俗,它是由传统的行业祖师崇拜演绎出来的民间酬神演戏活动……”全片庄重,节奏舒缓,诠释了盛泽小满戏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体现了盛泽小满戏别样的美,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小满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片时长近6分钟,通过历史记忆、桑蚕文化、绸商创新、名人记载、现代传承等方面,带观众领略盛泽小满戏人文之美。《盛泽小满戏》摄制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邀请到小满戏非遗传承人陶国宏本色出演,展现小满戏人的坚守初心与斗志昂扬;尝试用走心的旁白,娓娓道出盛泽小满戏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不同形象;用一帧帧兼具温度和厚度的画面,传递小满戏的真情。(陈军)

 

融合: 让绸都文化+”开出非遗之花

 

盛泽的非遗文化丰富多样,盛泽手绘丝绸也是该镇重要非遗项目之一,早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盛泽春节文化嘉年华活动中,该镇开展了传承匠心献爱心盛泽首届手绘丝绸爱心义拍义卖活动,邀请了盛泽著名书画家现场创作手绘丝绸作品,盛泽镇文联副主席沈莹宝现场介绍盛泽手绘丝绸的故事。

该活动通过现场义拍10件作品、网络义卖18 件作品,共获得 5740 元善款。这笔善款在2018盛泽小满戏开幕仪式中举行了捐赠仪式,由盛泽镇社会事业局捐献给了区慈善总会盛泽分会,让非遗连接非遗,碰撞更加激烈的文明火花。

这是非遗与非遗、非遗与公益的有机融合。盛泽也将重点促进非遗文化多元化发展,并作为全新亮点工作推进。沈亦红说,捐赠环节紧紧围绕丝绸文化,融入非遗、公益元素,创新活动形式,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陈军)

 

直播: 运用现代传播技术 戏迷线上闹民俗

 

去年,我们通过微信直播吸引了2万多人关注,这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度,让更多的群众可以足不出户,观看到盛泽小满戏。沈亦红说,由于先蚕祠场地受限,最多可供300人观看,无法容纳更多的观众,想要提高小满戏的大众参与度比较困难,通过去年的尝试,微信直播的方式确实高效,因此今年的小满戏继续采用该形式。

在开幕式前,主办方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现场扫二维码等形式,让群众把直播链接分享出去,让无法到达现场的观众通过手机端观赏小满戏。如果群众没有时间看也不要紧,可以采用直播间的重播功能,弥补遗憾。

521下午1点,小满戏演出开始了,微信直播间里也开始热闹起来。我第一次看到小满戏。”“又是一年小满时。”“小姐妹的越剧团真棒!”……通过手机观看小满戏的观众边看边聊,不亦乐乎。

据主办方统计,截至524日中午12,直播间累计观众2.9万余人次。此次直播间也开通了点赞功能,直播收获了群众5500多个点赞。(范晓菲)

 

传承: 校园小戏迷现场学唱小满戏

 

在今年小满戏的开幕式上,主办方还设置了言传身教小满戏环节,由小满戏非遗传承人陶国宏现场教学,3名小戏迷认真学习,体验了非遗文化的乐趣,积极做好小满戏的传承。

3名小戏迷来自程开甲小学的戏曲社团,当天,她们观看学习了演员们复杂的化妆准备,陶国宏在后台对其进行戏曲基本功的指点。随后在舞台上,小戏迷学习了上马”“下马”“扬鞭等动作。

戏曲的传承,要从孩子们做起,我们专业的戏曲演员也要经常走进校园,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从一句念白、一句唱腔上面和孩子们慢慢互动,让他们逐渐接受并喜爱戏曲。希望家长和全社会支持孩子爱戏曲学戏曲。陶国宏说。

随后,小戏迷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传统剧目越剧《盘夫索夫》的演出,从中学习舞台演出的技巧。

(贾黎 陈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