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涿州横岐调

 遗韵斋 2016-11-02
  传说在明万历年间,河北有刘姓两兄弟,他们出外逃荒,以教唱小曲儿维持生计,此后就在涿州横岐村一代教授弟子。后来这种戏曲形式因为流传在横歧一带,就命名为了横岐调。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孙庄乡的南横岐村,找到了这里的传承人
    横岐调作为我国地方戏曲中的独特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于梆子腔系统,是一种民歌与民间说唱相结合的民间小戏,流行于涿州、涞水、定兴、徐水和北市房山区等很多地区。2006年,横岐调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横歧调只是流传于一个村落的小剧种,但它同样具备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唱腔也非常丰富,在当地,有"九腔十八调"之称。
    据村里的老艺人们介绍,横歧调有悲调、平调、老调、尖调、反调各四种;还有头板、二板、反倒板、快板等调式。总共算来,远远超出了"九腔十八调"。
    建国前的横岐调表演很简单,很少有舞蹈动作和成套的表演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横岐调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评戏等一些剧种的表演技巧,在身段、水袖、发髻等功夫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1959年涿县戏校专门招收了30多名学员,增设了一个横岐调班,开始培养年轻演员。从此改变了男演员扮演旦角的历史,不但恢复上演了过去的传统曲目,还新编、移植了一批现代戏。据老艺人介绍,早年间,只要南横岐村的大戏台上唱戏,附近5里以外的村子都能听到。
    据村里的老艺人们介绍,民国初期,横岐调曾在北京的戏园子演出过十几天,当时的一些演员被京城的观众誉为是"一声雷的末净,草上飞的武丑"。
    采访中,我们发现,横岐调的脸谱也比较有讲究,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横岐村的"公盛戏会"到北平参加演出,王广仁是当时剧团的专职化妆师,他画的脸谱受到了戏剧家齐如山的赏识,主动到后台找到他索要了50幅脸谱,后来全部辑印在了他的《脸谱》著作中。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多达百余种手工绘制的生动丰富的假面具。各种神仙鬼怪妖孽,飞禽走兽鱼虫无奇不有。这些面具在演出神话戏时对增加舞台气氛、提高艺术感染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横岐调演出使用的行头都是手工刺绣制成的,这里还有一件保存完好的清朝咸丰年间制买的女莽,被村民们称为 "镇村之宝"。除了"镇村之宝",这横岐村还有一绝,那就是横岐调的道具全部是由村里的老艺人亲手制做的,小到茶杯茶壶,中到罗汉脸谱、刀剑兵器,大到龟蚌造型,多达上百件。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大戏台矗立在南横岐村,几百年来,历经风雨却依旧不失庄重,它静默在这里,见证了横岐调的百年兴衰。
    横岐调大小剧目多达240多个,它的唱念作打虽不太细腻,但其粗况、泼辣气氛浓郁,特别是在演出神话戏时,离奇的戏剧情节、神秘的舞台美术、奇特的服饰面具、喧杂的武场锣鼓浑然一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近年来,涿州市以落实《涿州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利用规划》为载体,积极做好文化传承,使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又重获新生。南横岐村重新组建了横岐调剧团,并将老艺人请出来,吸收了29名年轻的男女学员,现在全团已有老、中、青、幼四代传承人。
    横岐调每年都会在村里演出几次,期间也会走出去以戏会友,分别和北京房山区长沟镇、张坊镇、涞水的楼村等数十个村子结成友好联盟,扩大了横岐调的影响。如今,横歧调在南横歧村民的心中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剧种,这一百姓喜闻乐见、地域特色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艺术名片。
    南横歧人对横歧调的沉醉,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自豪。我们相信具有近五百年历史的横歧调,在它的发祥地会继续汲取营养,在村民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