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167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5-26

少阴病篇/少阴病概说/少阴寒化证(正气虚的预后差、寒邪盛的预后良)

   现在看第282条,这就具体的谈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了。

   《伤寒论》“二八二、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这是讲的一个少阴寒化证形成过程,少阴寒化证一旦形成以后,它的主要临床特征。

“欲吐不吐,心烦”- 这是真阳被阴寒所郁,阳气欲受不甘,欲却不能。
   真阳被阴寒所欲之后,人体的阳气它并不甘心外来的邪气的侵袭,它要抗邪,
真阳欲受不甘,你说我就接受这个外来的邪气吧,它又不甘心。欲却不能,那我把阴寒邪气祛除出体外吧,他也不能。这就像我们以前所谈到的,那个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道理有点接近。所以想吐又吐不出来,这个时候出现了心里头难受。

“但欲寐”- 这不就是阴精阳气已经虚衰了吗,精神失养了,所以精神出现了萎靡不振,甚至意识朦胧的状态。这是在疾病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有一种心里头难受的感觉,欲吐不吐,心烦。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 自利而渴才是少阴寒化证的典型表现。
   这个自利在临床表现上,应当是下利清谷,少阴病的下利,它的大便的性状,
是稀的不消化的食物。下利清谷,这个下是个动词,下就是指拉;利就是指的稀,拉的是稀;清是动词,名词活用如动词,厕清的清,在这里当作便、排、拉来讲;谷是不消化的食物,拉的是稀,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后世医家怕大家不明白,所以在下利清谷后面常常加上另外一个词,叫做完谷不化。

   对于少阴病来说,它的下利为什么泻下的是不消化的食物呢?
   病机我们以前说过,这主要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肾阳虚衰,肾中火不足了,就像我们做饭的时候,底下的炉子没有火了,或者说我们没有开煤气点火,那你把米和水放到锅里头,你想中午回去吃饭,结果到家里一看米还是米,水还是水,因为你忘了开火,或者你那个电饭锅没有插电源,这就是火不暖土的表现,腐熟无权,当然拉出来的还是不消化的食物。
   太阴病下利的特点充其量就是大便稀溏,一到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那就是病
已经涉及到了少阴了。

“自利而渴”- 这个口渴是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的表现。
   当然这种虚寒证的口渴,它是喜热饮,不多饮的,它绝对和阳明胃热弥漫津气
两伤的那个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大烦渴不解,舌上干燥而烦,欲得饮水数升的那种症状是完全不同的。

   * 太阴下利,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 少阴下利,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这是我们鉴别太阴和少阴下利的要点和关
键。!

   接着往下看原文,为什么会有口渴呢?

“虚故引水自救”- 你看他没有说热,而说虚,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液不能化生,津液也不足,所以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人的生理需要,津液不能够化生,出现了口渴,他就要引水自救,所以他要喝水。

   上面又有心烦,又有口渴,那会不会是热证呢?在原文里进一步来辩证分析,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那要看他小便,如果是小便短赤的,没准这还是个热证呢,所以小便清长,小便色白,这才判定是少阴病的证候全具备了。

   为什么呢?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为什么出现了小便清长
,这是因为肾阳虚,不能够制约水饮,不能够温化水饮,所以喝的是白水,排出来的还是白水。

   当然肾阳虚,在小便上的表现上,可以是小便清长,也可以是小便不利,小便少。

   属于小便清长的,那是阳不化水,或者说是阳不摄阴,那就会出现小便清长。
​  
出现小便不利的,那是阳虚气化失司,使水液不能外排,它就会出现尿少。

   就少阴病的阳虚来说,在小便表现上,可以是小便清长,也可以是小便不利,小便少,后面我们会提到的。

   对于阳不摄阴,肾阳虚衰,阳不摄阴的这个小便清长小便量多,尤其是表现在夜间明显。老年人为什么夜尿频啊?那是因为老年人肾阳虚了,阳不摄阴了。

   有一年我们中医学院的领导,让我去农场劳动三个月,和我住同一个房间的是我们医院药房的老主任。这个老主任和我住了两天以后,他说:“哎呀,小郝,
我有个问题你帮我解决解决”。
我问:“什么问题呀?”
他说:“我一宿一宿睡不好觉,夜尿频”他很知道,说这是肾阳虚的表现。
他姓陆,我说:“陆师傅,要不我星期天进城的时候,给您带一点金匮肾气丸”

他说:“行”。
   我第一周回城里就给他带了四盒金匮肾气丸。到了晚上他就吃了四粒,我这一
夜睡觉睡的特别好,一夜睡的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天醒了,我说:“陆师傅,昨天晚上小便怎么样啊?”
他说:“原来我就晚上起来两次,我昨天起来了4次”。
我说:“您吃金匮肾气丸了吗?”
他说:“吃了呀,我晚上吃了4丸,起来4次”。
   我突然想到,金匮肾气丸里是由地黄丸加上附子、肉桂所组成的,地黄丸里三
补三泻,那些助肾阳的药还没有发挥作用,那个泽泻,那个茯苓,先发挥了利尿的作用,所以他当天就起来4次。因此我们今后治疗肾阳虚,阳不摄阴的这种夜尿频繁的时候,你不要让他晚上吃药,早晨吃,中午吃就可以了。因为补肾阳的药发挥作用很慢,而利尿的药几乎是立竿见影。

   时间到了,关于少阴病的原文,我们只能讲到这儿了。回去请思考一个问题,少阴病为什么会有寒化和热化的不同,以前我上课的时候,都没有给大家留复习题,因为我们在课件后面都留有复习题,是让大家课下做的。我在这里就让大家思考一下,少阴病为什么会有寒化和热化的不同。

    下课。
​===================================================
​     上课了。

   我们上一次课给少阴病开了一个头,少阴病的病变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和肾经。
   由于少阴心是主火的,肾是主水的,而少阴肾呢,又是人体元阴元阳之根本,
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的时候,常常涉及到人体的根本之气的动摇,所以我们说,少阴病从总体来说,它是一组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

   从少阴病的分类来说,我们上次谈到了少阴病的主要证候,是少阴脏证。
* 当素体少阴,阳虚阴盛的时候,邪气从阴化寒,就容易出现少阴的寒化证。
* 当素体少阴,阴虚而阳亢的时候,邪气从阳化热,就容易出现少阴热化证。
   所以少阴病主要证候,就有寒化和热化两类的不同。

   我们上次还谈到了少阴病的提纲,是以“脉微细,但欲寐”作为它的提纲,脉微主阳虚,脉细主阴虚,这样的一个脉象,体现了少阴病阴阳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这样一个病变的本质。
   所谓但欲寐,就是精神萎靡不振,严重一些的,病人精神不振,意识朦胧,对
周围的反应能力下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这样一个精神状态,正提示了人体的阴精阳气不足,精神失养,这是少阴病的提纲证。

   随后我们谈到了少阴寒化证,它的临床特征是以“自利而渴,小便清长”为主要临床表现。 
* 这个自利,我们强调了大便的特征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
  我们强调了它的病机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这个口渴,提示了少阴阳虚,气化失司,津液不化。 
* 这个小便白,就是小便清长,提示了少阴阳虚,阳不制水,阳不摄阴。 
   这是以真阳虚衰为主的少阴寒化证,以正虚为主。
==============================================

   有没有以邪盛为主的,以寒盛为主的少阴寒化证呢?有。下面我们接着看第283条,打开讲义163页。

   《伤寒论》“二八三、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病人脉阴阳俱紧”- 少阴病的脉象,不是应当脉微细吗?这里怎么出现了一个脉阴阳俱紧呢?

   我们说,对于少阴,阳衰阴盛来说,有的是以正虚为主的,正虚为主的这种证候,那它就应当是脉微细,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白。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寒盛为主,这叫寒盛伤阳,尽管你的身体可能还是比较棒,棒小伙,结果你跑到零下20度,40度的地方,又碰上雪崩,把你给埋了半截,你琢磨琢磨,你的少阴阳气再旺,这个阴寒邪气也太盛了,这就导致了你手脚冰凉,全身僵硬,这是什么证候呀?这是寒盛伤阳的证候,是以邪气盛为主,所以他的脉象不是脉微细,而是脉阴阳俱紧。

   在《伤寒论》中,出现阴阳俱紧的脉象,见于太阳病和少阴病,当寒邪伤表的时候,因为寒是阴邪,寒是主收引的,寒邪伤表就容易使肌肤的筋脉拘挛,这个时候脉摸上去寸关尺脉都紧。 
* 寒伤太阳之表,脉阴阳俱紧,是阴阳俱 紧。 
* 寒伤少阴之里,脉阴阳俱紧,是阴阳俱 紧。 

   所以太阳病和少阴病,都有阴阳俱紧的脉象,浮紧的属太阳,沉紧的属少阴。

   为什么不是脉微细呢?
   因为这是寒盛伤阳,而不是真阳衰微。寒盛伤阳,阳不摄阴,所以出现了
“反汗出”- 为什么用个反字? 这是和太阳寒伤表阳相比较而言的,寒盛伤阳气
,如果是伤表阳的话,那就会寒邪闭表,不汗出。现在反汗出,是寒伤里阳,阳不摄阴,所以出现了汗出。

   由此判断,
“亡阳也”- 亡者伤也,这里的亡阳,也就是《伤寒论》中的亡阳,和后世所
说的亡阳的概念不一样,亡者伤也,失也,亡阳就是伤阳。这是寒气伤了阳气,而不是正虚为主。

“此属少阴”- 说这个也属于少阴病,那当然属于少阴病了,因为是寒邪伤了少阴的阳气嘛。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理应当出现什么症状呢? 咽痛,这是寒伤少阴之经,因为少阴的经脉循喉咙,挟舌本,当寒邪伤少阴经脉的时候,经脉拘挛,所以就出现了咽喉的疼痛。

* 寒伤太阳经,出现头项强痛。 
* 寒伤阳明经,出现额头疼痛。 
* 寒伤少阳经,出现偏头痛。
* 寒伤少阴经,就会出现咽痛。 

“而复吐利”- 这是寒伤少阴之脏,少阴肾阳被寒邪所伤,不能够温暖脾胃,所以导致了脾胃升降失调,于是乎出现了寒邪上逆的呕吐,寒邪下迫的下利。

   这种寒盛伤阳,和真正的少阴阳衰的阴盛,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寒盛伤阳是以邪盛为主,一旦通过治疗,阳气恢复了,祛除寒邪外出,它的预后很好。
   就像我们在一个零下30度,零下40度的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四肢冰凉,肢体僵硬,只有心跳没有停止,放到温暖的房间,经过紧急救治,人一样可以活的很好。所以寒盛伤阳,病情预后较好。

   而对于真阳衰微的那个少阴病,病情就比较重了,因为人体的阳气真阳大衰,生机已经接近泯灭,所以对于真阳衰微的证候,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寒盛伤阳的证候,它的预后相当来说,就是比较好的。

   我们在讲太阴病的时候“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那是以脾阳虚,脾气虚为主,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内盛,寒湿下注的一个证候,那是以正气虚为主。
   我们在讲太阴病的时候,还提到了一个“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此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个太阴病为什么它可以自愈呢? 因为那是以邪盛为主。而不是以正虚为主。
   而太阴提纲证,276条的那个太阴病,太阴脏虚寒证,以正气虚为主,它就下利益甚,如果不去治疗,它就会发展到脾肾两虚,最后发展到真正的少阴病。

   在《伤寒论》三阴病中,要注意判断它的预后的话,看它是正气虚为主呢,还是邪盛为主。正虚为主的,预后较差。
   邪盛为主的,预后较好。甚至邪盛为主的,还可以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