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哲学有哪些缺陷?

 zhudianqing 2018-05-26

老子的《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之处,就是提出了“无”的概念,把人的思想引导到“道”本体的境界里面,一下让人的思维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看事看到的只是局部,这个局部是由看不到的表现为“无”的无限大的系统关系决定的,这就是无限联系的系统观念,老子把这个巨大的系统叫做道,老子的这个系统观念就是他的“道论”。老子由《易经》的辩证法因素、天道观,发展了自己的辩证法观念和道论,这是系统思维的巨大进步。

老子开发了思维的新境界,但也离开了现实的大道,使自己的道论带上了片面性,也给理解带来了困难,以致让《道德经》显得神秘和高不可攀。我觉得老子《道德经》的局限性主要有:

一是把道的本质定义为“无”、“”的一面,进而在处理复归于道的问题上,机械地套用道的性质,在处理有无、刚柔的关系而言,主张柔胜刚、少胜多、无胜有等等,偏离了辩证法的轨道,有执于一端的弊端。

有无、刚柔本来是相对待的一对一对的矛盾概念,老子为他们定出了先后,没有讲究条件的制约,坚持“无”生“有”,“柔”胜“刚”等,所以得出结论,符合道,就要以“无为为本,守柔贵虚。明确自己守道的三宝,其中之一就是“不为天下先”,这显然有点绝对了。老子辩证法,出坚持以虚静柔下为主导的“为无为”的辩证法。

这和《易经》主张的阳倡阴和、阳先阴后的辩证观点,恰恰形成了相反的对照,这样的辩证法,在处理现实问题方面就没有《易传》辩证法思想那样全面、辩证和灵活,易于被人接受。无生有,柔胜刚,都是有一定的特定涵义和条件的,这个条件不能忽略。比如,第十一章提到的“当其无”,'用车之用“”、“有器之用”、“有室之用”,这些比喻就了问题,没有围墙房顶,如何会有室中住人藏物的空间?没有圆轮、辐条、车轴,怎么会有车轮围绕旋转的中心轴线?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这种绝对化的现象,还表现在对事物向其反面转化的规律,即“反者道之动”,也缺乏条件性的制约。把辩证思维的主导方面指定为阴柔一面,显示了《道德经》辩证法的片面性。

二是在反对严苛统治、礼制、欲望滋长的消极作用的同时,把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简单化了。

比如,《道德经》把人的欲望简单化了。重视“实其腹”的“实”,把“民之难治”的原因归结为“以其多智”,摒弃人的精神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未必符合人在各个阶段、各种条件下的贵身养生的规律。根据无为的理念,政治的经济基础应该是简单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肯定人性中欲望的合理性和发展性,推导出小生产是永恒规律的错觉,这是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下小生产安居乐业的理想的反映,有一定的认识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从中国现代历史的教训中,我们似乎能看到这种认识的影子,历史的规律真是不可违抗,是任何主观臆测都不能替代和修改的。

再比如,把“自然的概念和状况简单化了。《道德经》的本意不尚空谈,提出的是人们经世致用的道理。总的方法就是“无为”,“自然而然”。但到底怎么算“自然而然”,真的仅仅做到“无为就能天下大治吗?显然不够。《道德经》在普通人如何“无为”和“自然”方面,尤其虚化了现实问题的复杂性。

老子学说在删繁就简、忌妄作乱为、直达大道本体等方面,对处理系统性关系、全生保身,非常有智慧,但处理具体现实问题,仍显出了粗的一面,缺乏细的一面的描述。“天下大事皆作于细,这个“细”道,显得后话难寻。

三是《道德经》的理论和叙述方法表现为“正言若反”,加上带有一定绝对化的叙述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忽略了条件和具体说明,带来理解上的巨大分歧、应用上的局限性。

比如,《道德经》的“绝学无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类似这样的等等表述,在研读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为自圆其说,均补充了各种条件性的解释,仍然未必妥当。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强调,他的学说是较难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实际上《道德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无奈《道德经》确实有空白待补,有逻辑断裂处待接,使得一些基本命题模糊不清,留下了缺憾。虽然不能因此而责难老子的简约和隠曲,但这种表述形式,毕竟对《道德经》的理解带来了影响。

点此查看图片折叠原因

老子哲学的局限性,使得老子思想难于成为独立自足的政治社会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从历史上看,更多的是作为主流理论的补充和修正而发挥作用。

但老子哲学,在全生保身的养生理论方面,相比而言显得更加成熟和圆融,这大概是老子理论的长短相形的辩证关系,在自己身上的体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