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易解老,以老解易

 大虫文踪 2020-11-18

众所周知,《易经》乃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老子的《道德经》又被誉为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万经之王”,世人为什么会给予这两部书这么高的评价和肯定呢?它们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某种关联和联系呢?魏晋时期人们为什么会把先秦典籍的《老子》、《庄子》和《周易》三部书总称为'三玄'呢?他们到底在其中发现了怎样的奥秘呢?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源头和整体架构的研究方向,我们是否可以独创性地、以寻根溯源,再由根及叶的哲学研究方法入手“以易解老,以老解易”,进而再推而广之,曲径通幽,“以易解百家,以老解百家”呢?经过余数十年针对《易经》和《道德经》的学习研究,并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一朝顿悟,赫然发现了隐含其中的一丝光亮和那个若隐若现的门道。

1. 老子具有师承《易经》的历史机缘。

从目前所知的公开资料来看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或说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人。其生活的时代就是春秋末期的周王朝,当时的社会应该是把周易和周礼当作通行版本推行的,因为是他们的老祖宗写的卦爻辞,而且又是周天下的统治,文化和制度规则方面应该会一脉相承。而连山、归藏有可能都不再公开流通,但老子由于当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个有利条件使敏而好学的他能够阅读到当时所有的有益书籍,其中就有可能包括了除周易之外也包括连山、归藏以及其他的礼仪、制度方面的书籍。

据史书记载曰: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商容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后经商容推荐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因此按现在正常的逻辑猜想,当时老子一定是对包含易经和周礼在内的所有相关的古典书籍和资料都认真加以研究,进而形成了他整体而全面的哲学思想的发端,那就是包含世间万物的道。

当然这只是目前看来最合理的一种推理猜测,这种推理猜测是不是事实真相,考古界也许能给出最终的解答,因为也许随着科学考古的进一步深入,有幸使连山易、归藏易及其他相关古典书籍重见天日,就能对连山易、归藏易及其他相关古典书籍的内容和核心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比对其与《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区别和联系。

2. 《道德经》是对《易经》的继承和超越。

简单来说,《道德经》是对《易经》最高境界的解读,这个结论现在只能说是民间学者的“感性结论”,而不是“科学论证”,所谓的“科学论证”又必定受限于必要的现实科技水平,就像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牛顿经典力学无法在当时的科技水平环境下合理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又无法在当时的科技水平环境下完美解释量子纠缠理论一样,科技水平的探索和发展只能根据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进行,但哲学研究的发展则可以在合理假设及正确论证的情况下走的更远,走的更加深入,而不应该做“科学”的小跟班,跟在“科学论证”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拾人牙慧。言归正传,针对《道德经》是对《易经》最高境界的解读,做个形象的比喻:《易经》是智慧的海洋,而《道德经》则是在《易经》海洋里孕育出来的超级完美的“巨珠”。老子不但对《易经》进行了继承,更对《易经》进行了绝对意义上的超越和升华,这个超越和升华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万象归一,大道无极。老子对《易经》进行了整体的、形而上的总结和升华,从阴阳太极的繁杂中归纳总结出了万物的终始点:混沌无极之道。众所周知,《易经》的基本原则是上天垂象和综合辩证,从天地抽象出基本八卦衍生万象。就像一个无私的母亲,把天地万物的规律打开给老子看,老子汲取《易经》的营养,实现了一次伟大超越,把天地万象合而为一,抽象出一个总象,叫作“道”,将道的性状表述为“混沌无极”。
《易经》里没有“道”这个字,目前甲骨文里也没有发现,虽然不能完全确定这个字是老子的发明,但至少从老子开始,“道”开始变得无比重要。“道”这个字有多伟大?从太极八卦来看,《易经》和《道德经》的内容都契合太极阴阳的思想体系,而从当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易经》和《道德经》的内容亦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系(这是后话)。一方面《道德经》是对《易经》太极八卦的深刻解读应用,而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阴阳太极到混沌无极,把人的思维从阴阳太极的低维角度超脱出来,不仅仅限于像《易经》那样论证世间万物从有到有的辩证关系,而是立于混沌无极的更高维度,贯穿了从无到有,也就是从0到1的终极通道,重构了万物终始点的秩序体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是对天地宇宙的一次伟大超越,天地宇宙不再是终极真实,而是道的彰显,中华文明拥有了无限和永恒,这次超越之伟大,无论怎样赞叹都不为过。
如果说太极是宇宙万物演化的总法则、总规律,那么无极就是绝对终极的“真实”,太极还有宇宙时空,还可以模拟抽象出一个太极图,而无极没有宇宙时空的概念,是演化太极的演化之源、演化之母,无形无相又无所不在:“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是对人类思维的绝对超越,因为《易经》是综合辩证的重要源头,所以可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又因为“道”的绝对超越,所以《道德经》被尊称为“万经之王”。以余愚见,只有理解了“道”的绝对超越性,我们才能掌握解开《道德经》奥秘的第二把钥匙。而如此不可思议的超越,《老子》开宗明义时则仅仅说了24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举重若轻,何其优雅、何其洒脱、何其逍遥!从此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更加广阔的空间舞台,中国文人的研究领域也从《易经》所开创的“天地人”三才之道迈向了“道天地人”的终极层面,文化研究的方式和范畴的也从《易经》“从有到有”的片段升华到了《道德经》的“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整体循环过程。

3. 唯物辩证是《易经》和《道德经》共同内核。

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在先秦哲学史上,辩证法思想有两个完整的形态,一个是《老子》,一个是《易传》。这两个哲学思想体系都根据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观点来概括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都把运动变化的原则看作是关于世界的普遍原则,因而辩证法思想也就成为它们的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和《老子》中所揭示的辩证思想奠定了我国辩证思想发展的基础,整部《老子》,就其体系来说,完全建立在客观唯物主义(道法自然)的基础上,但在这一体系中,又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纷纭变化的产物。研究《老子》一书,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自然现象中的许多矛盾概念,诸如,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难易、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老子》正是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论述,展现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它的主要内容,集中表现在对矛盾双方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的认识中,这是《老子》哲学的合理内核,更是对于中国古代两点论的发展一大贡献。

《易经》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分为简易、不易、变易三个层次,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多次强调我们看到的固定的东西,不变的东西,全是现象,变,才是真相。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里面时时刻刻都体现了“不变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所谓实体是暂时的,变才是永恒的,才是世界的真相,一切都在变的宇宙运行法则。儒家也是认同世界的本质是变化的,孔子就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和赫拉克里特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道理殊途同归。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西方人善于拆零,即把事物分成很小的细部,他们十分擅长此技,以至于忘了把它们装起来。”在西方人现在还不会把宇宙和社会装起来的时候,中国人在三千多年前,甚至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把它装起来了。中国人古人是如何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的呢?依靠的是整体性的系统观念,这个所谓的系统观念,就像《易经》一样,首先把事物看作是诸种元素(诸种卦体)按一定结构形态构成的整体,再整体用结构和整体的观点(六十四卦)去把握事物的整体演变过程。而中国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即以一种原始的系统思想去看待世界的观点,已寓于《易经》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念之中,今天虽然不可能将《易经》原始系统思维模式与现代系统原理一一相比,但笔者认为《易经》原始系统思维模式已自发地包含着与现代系统原理相一致的基本原则。综观《易经》全文及其“错综复杂”的卦变原理及推算方式,都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这些基本原理。《易经》用阴阳独立统一思想来把握事物的整体运动规律,这无疑是一种系统观念的整体哲学。《易经》六十四卦,卦卦都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卦体所说明的东西也都是唯物的客观存在,它只是告诉你处在这个位置,你能看到什么现象,用什么方法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按其卦变原理和推算方式有可能产生哪种结果而已。

因此,实事求是的讲,《易经》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易经》总共六十四卦,分上下经卦,《上经》三十卦讲了天地之道的综合辩证的变化规律,在自然观方面,它不仅仅表现在对宇宙的形成过程的描述,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对宇宙的形成和运转过程中的矛盾运动的深刻理解。易经把宇宙的形成、运转都看成是阴阳二气,即,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下经》三十四卦讲了人道方面综合辩证的变化规律,比如“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损上益下”,“革故鼎新”等等。

不易是恒常,是规律是道,易与道在本质上是一个概念。《易经》早在老子之前就已经在《小蓄》卦中提出了“复自道,何其咎?”的概念,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易经》已经在要求人们按照规律做事,从而趋吉避凶。老子在此基础上将道的含义扩大到了宇宙万物的本源。变易是《易经》最根本重要的含义,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永恒的运动,《易经》的六十四卦,只要改变卦中任何一个阴爻或是阳爻,就会演变成另一卦,如错卦即是将一卦的阴阳爻全部互换,综卦则是将六爻倒置,由此产生出了错、综、复、杂的卦象运动模式。以此来象征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转化,阐明了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首次提出了“自然”这个用词,这是其具有自然唯物主义最明显的标志之一。陈其荣先生指出: 在老子之前,并未形成“自然”这一术语, “自”和“然”是分立的,把他们合在一起,其原本意思,乃是两个字意思的叠加,即“自”指“自己”, “然”就是“如此”。这里提到的“自然”,主要出自《道德经》里面的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法”的意思是以某种东西作为准则,为动词名词化的用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居住在地上,需要遵守大地的法则,大地要遵照天的法则,天要遵照“道”,而“道”本质上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依托于谁而独立存在。这句话也能反映出老子的自然观,也就是自然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万物是自然而然存在于此的,要想让万物恢复秩序,就需要放弃人类的管理,任其自由发展。

宇宙观方面,老子用“道”这个哲学主体看成是万物本源,把“道”看成人和天共同的终极根据。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既是宇宙论的范畴,又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道”既是世界万物的逻辑起点,又是万物的终极根据。从终极根据的意义上说,“道”便成为本体论范畴。本体论研究的课题是世界的本原为何物,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要探讨的最本质和最深刻的问题。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基质,这就是老子的本体论,即物质本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接触到本体论问题的哲学家,也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从辩证法的角度上看,老子具有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在研究辩证法时,从老子的著作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和思想,并对老子的思想评价甚高。认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德经》,“它却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并指明“这书包含有两部分,道经和德经,但通常叫道德经,这就是说,关于理性和道德的书”,既讲到一般哲学理论,又讲到伦理学理论,即有双重理论地位与双重理论意义。

从《道德经》文本上看,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老子文本中均有体现,且言语精炼,引人深思。老子在《道德经》文本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道”、“有”、“无”的概念,其本身就已经揭示了对万物本源的思考和认识,在哲学上属于朴素的宇宙观和本体论的范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四十二章)。从这几段文本我们可以看到,老子认为认为“道”是万物本原,同时在宇宙生成上经历了“无”和“有”的阶段,这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宇宙生成的“宇宙爆炸学说”有相似的说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无”是天地之始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的宇宙观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老子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不是死板的,是和朴素的辩证法合为一体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天地尚不能久”(第二十二章)“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从这些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本体论的认识不仅是唯物的还是联系的运动的,从而具有了朴素辩证法的性质。

以易解老,以老解易

道生万物,道人合一

何以“以易解老,以老解易”?

《系辞下传》第十章有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众所周知,《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思想。而综合当前的各种已知史料和文化源头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老子和孔子都对《易经》做了深刻解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做了读书笔记,只不过是相对《易经》的学术思想和整体架构而言,他们两者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老子著《道德经》对其进行了“形而上”的归纳总结,孔子作《易传》对其进行了“形而下”的诠释解读,但也都殊途同归。陈鼓应先生在《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一文(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期)中说:“《老子》这本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有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及独特的人生观,其自然观的形成,可上溯《易经》而下启《易传》,并成为《易传》哲学思想的主要骨干。'又说:'老子哲学与《易传·系辞》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就其哲学内涵来说,是天道观;就其思维方式来说,是辩证法思想。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解易算是只讲出了周易一半的思想精髓,也就是只懂了从有到有的道理。所以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从1到10,十进制的内容。而根本没有论述从无到有,也就是从0到1,二进制内容。孔子解易作《易传》及其所述《序卦传》,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弄反了易道的顺序,错解易道是从上到下,天尊地卑,以上为尊,等而下之的排位。而易道和《道德经》则都是从下至上,天地同筹,众生平等的,《易经》讲天、地、人三才之道,《道德经》则讲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其不但在《道德经》大部分章节中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阴阳性进行升华总结,更在几个重要的章节中专题描述了其升华后的“混沌无极之道”,对《易经》进行了形而上的巨大升华和超越,在《道德经》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典论述,使其一下子占据了哲学研究领域天花板级别的制高点,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就目前所知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来看,这个“道、天、地、人”四层之道的四分法极具合理性、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此架构体系是我们后人进行哲学研究和创新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总法则和总原则。故谁能解老,唯《易经》也,《道德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道天地人”四重之道,《易经》“天地人”三才而占其三,谁能与作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并肩齐飞,互相印证,唯作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也,这也正是他们被历代古圣先贤、文人墨客所推崇备至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决定把“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作为中国哲学文化研究新体系架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相对于《道德经》来说,《易经》更像是一个形而下的(当然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相当形而上了)、万事不求人的查询工具书,类似于字典和演算推理公式的作用,没有“道”那种提纲挈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统携万物“生生不息”的纲领性作用,无法贯穿万物“有无”生化的终极通道。虽然它们两者都以唯物辩证的方法来揭示研究事物的本质,但就涉及的范畴和深度来看,《易经》仅相当于牛顿宏观经典力学的层次,而《道德经》则在牛顿宏观经典力学的基础上更深入、更广泛地达到了相对论甚至量子纠缠的层次。

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在《易经》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基础上升华总结出了八个字:万象归一,大道无极,老子把天地万象合而为一,抽象出一个总象,叫作“道”,将道的性状表述为“混沌无极”。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对《易经》进行了整体的、形而上的总结和升华,从阴阳太极的繁杂中归纳总结出了万物的终始点:混沌无极之道,并把混沌无极之道进一步阐发为“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从阴阳太极到混沌无极,把人的思维从阴阳太极的低维角度超脱出来,立于混沌无极的更高维度,重构了万物终始点的秩序体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是其对天地宇宙的一次伟大超越,天地宇宙不再是终极真实,而是道的彰显,中华文明从此拥有了无限和永恒。因此,谁又可以解百家?唯《道德经》也!《道德经》既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更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典论述,既讲“从有到有”的综合辩证关系,更讲宇宙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终极法则。纵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及中国历史上历代在哲学研究发展中开宗立派、集大成者,无不在老子《道德经》所言的“道天地人”四重之道体系架构内和宇宙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终极法则中辗转腾挪而成其大,纵横驰骋而不出其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