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5-26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01

记得在《超级育儿师里》的一期节目里,有一位3岁左右的孩子,把每天早起当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他几乎都是在妈妈一遍遍的催促和生拉硬扯中着起床的;

每次与妈妈出门的过程也很闹心,他总不肯走路,执著地哭闹着要妈妈抱。

这位年轻的妈妈认定了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任凭孩子满街追着她撕心裂肺地哭,就是狠心不抱,甚至一路高声斥责着孩子的"不懂事"。

她看不到孩子眼神里的恐惧与绝望。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他最需要的是妈妈的爱与接纳。

兰海老师来了以后,做了两件事,轻松解决了这位妈妈的"苦恼"。

第一件事是教妈妈做趣味早餐,在孩子睡觉前让他挑选好自己喜欢的那一款,告诉孩子明天早起就能吃到与他所选图案一模一样的早餐,让孩子对起床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进房间时,孩子早已主动起床了,迫不及待地穿衣、刷牙洗脸,然后高高兴兴地开始吃早餐。

兰海老师做的第二件事是,让妈妈在带孩子出门买菜的过程中,给孩子布置任务:自己走着去寻找符合大人描述的树叶。

一路上孩子兴致勃勃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完全没有了哭闹。

很多时候,孩子的哭闹行为只是一种表象,本质往往被掩盖。

大人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关注行为而没有看到孩子的内心,常常会从成人的角度误读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偏离了方向。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02

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育儿文章,让很多家长无所适从。

除了有些文章不走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本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不走心。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很委屈,禁不住要进行反驳:我几乎把工作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怎么还说我不走心?

不错,你是把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了,心还是没有用在孩子身上。因为,你的关注点是放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上,而不是关注他的内心。

想一想,你是不是只注意到孩子做了什么事,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出现问题,等等。

甚至你会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的行为细节,比如"手不能到处乱摸"、"给我安静一会儿"、"这个字你写错了"或"衣服多穿点,不然又要感冒了",却很少关心他这样那样行为细节背后的原因,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有时对他的情绪感到不耐烦,只想快刀暂乱麻让他立刻表现得让你满意。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于是,你对那些能够提供解决孩子各种各样"问题行为"或"缺点"的文章特别感兴趣,你希望文章中提供的方法越具体越好。

然后,你开始实践中验证这些方法到底是否有效。可结果却总是令你失望。

因为在这个验证过程中,你只有三分钟热度。有太多的方法在等着你尝试,所以你等待的时间很少,希望它的效果是立竿见影。但这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你就会觉得这个方法不行,那个方法也不行。你会变得急躁而对孩子失去了耐心。

当孩子成为了你的试验品,在你验证各种不同方法时,他也会因信息混乱而无所适从。他会失去耐心,甚至用哭闹来表达不适应和不满。

他的这些举动更加确认了你的做法是"无效"的,你因此得出了"这种方法对我家孩子没有用"的结论。甚至因此觉得自家孩子"无可救药"。

你却很少意识到他的内心是什么感受,他会怎么想。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03

很多时候常常看到读者质疑别人提供的方法,却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很多文章里所提到的"快速"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家的孩子。因为,在同一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和外在的成长环境因素。

孩子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输入一个编好的程序,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执行父母的安排与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技术贴"用到你的孩子身上却不灵了,因为你的出发点本身就错了。

透过现象看到孩子的内心,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孩子的内心世界来源于父母呈现给他的内容与方式,如果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努力也收效不佳。

想一下,小时候的你哭闹究竟是因为什么?

当你用心去回忆童年的相关经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的哭闹并不像表面的那样,更不是父母想的那种"懒","不想自己走路"、"无理取闹"或"就是不想起床"那么简单。

你真正的内心需求可能仅仅是"我要你抱我一下,安慰我一下,让我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爱的"。

感觉到妈妈是爱你的,只是她现在没空或者在忙别的事情,而不是讨厌你或对你不满,你就会安静下来。

你的哭闹有时只是有表达一种不安的情绪,感觉到不被爱让你恐惧,所以你没完没了地哭,而妈妈的呵斥更加让你不安,于是,她越呵斥,你越哭闹。最后升级为她打骂威胁你,你吓得不敢哭了。

你是变乖了,心理却失去了安全感。从此也慢慢地与妈妈情感疏离了。

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

从小,我就很怕我妈妈,与她没有亲近感。只因为小时候妈妈太忙且又很严厉,总是以打骂的方式来拒绝接纳我哭闹的行为。

渐渐地我变得很"乖",但我却知道这是不敢表达自己需求与情绪的一种懦弱表面。

这种情绪积压到我长大后,常常不自觉而肆无忌惮地向比我弱小得多的女儿发泄,她也因此变得没有安全感。

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不从源头堵住,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个源头就是原生家庭,也就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如果你感到教育孩子很难,那就从自己开始改变。但不是仅仅改变行为,而是从内心开始改变。正如你关注孩子的不是行为,而是内心一样。

当你明白这一点后,教育孩子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1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她想你抱她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