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采用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会逐渐养成孩子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特征。家长只知道全心全意地给予孩子爱,却没有教会孩子在沐浴着爱的同时去细心体会爱、感受爱,使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培养起一颗感恩的心。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是一个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呢?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 一、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孩子感恩意识弱原因1、父母的感恩意识停留在表层有的家长就说了,我很重视感恩教育,我做得也很好,不管别人给孩子提供了帮助还是给孩子什么东西,我都让孩子说谢谢了。回忆一下,有一个场景非常常见,那就是我们去某个朋友或者亲戚家做客,给他们家孩子精心挑选了衣服或者其他礼物,孩子呢拿到礼物以后忘记了说谢谢,家长在后面就赶紧说:“快说谢谢!”孩子像鹦鹉学舌一样说谢谢。家长很满意,好像这就是做好了感恩教育。其实教孩子说谢谢孩子内心不一定生出感恩之心。 2、言传身教的影响家长在家里经常抱怨,抱怨同事,抱怨亲人,甚至抱怨陌生人,他们很少发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却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的方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学习到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对身边的人吹毛求疵,要别人对自己无限好,稍有不如意就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3、过度教育的结果我们现在就有一种说法,叫直升机式父母、割草机式父母。什么意思呢?直升机式父母就是父母像直升机一样一直在孩子头顶上徘徊,一看到孩子有什么困难就立刻冲过来解决,不给孩子直面困难的机会。割草机式的父母就是说父母把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都清除了,孩子面前一片平坦。类似于这种教育形式就是过度教育,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在家里像皇上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事都不操心,可是走向社会以后,却突然发现,没有人像家人一样宠着自己,可是自己却没有生存技能,只好回来继续啃老,在啃老的同时心里对父母很有怨气。 我有一个亲戚,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他宠爱万分,从小在家里就是说一不二,从来不知道外面的风风雨雨,学习呢也嫌辛苦,不努力,混到高中毕业就不上了,整天在家里玩游戏。好不容易出去找工作,什么服务员、蛋糕店学徒、超市理货员,这些工作没有超过半个月的,都觉得辛苦。他还对父母有很大的怨气,觉得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全是父母宠的。这就是过度教育的危害。 二、感恩教育缺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首先呢从心里上认为父母甚至其他所有人对自己付出理所当然,就是地球就应该围着我转。养成自私自利、飞扬跋扈的性格。 第二呢孩子走进社会以后会不适应在,家里事事不操心,没有练就为人处世的能力。独自走向社会,一个人去面对人间百态,难免自乱阵脚。 第三就是长大以后不孝。觉得父母生养自己天经地义,自己对父母没有进孝心的义务。如果父母对自己稍微不好,就会心生怨念,甚至会暴力应对。 相反,懂得感恩的孩子幸福感更强,因为他能很容易觉察别人对他的好。而且他也更容易去珍惜自己身边的人,从而心里布满阳光。 |
|
来自: 果果w65k9gp8te >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