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叶狸藻

 高山仙人掌 2018-05-27

    狸藻具有可活动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虫植物,能将小生物吸入囊中,并消化吸收,是主动型的食虫植物,其完成一次捕食最快只须百分之一秒。其食物主要为水中的水蚤、线虫和蚊子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可捕食小鱼苗、小蝌蚪等脊椎动物。据说,狸藻在吸入猎物时,猎物由静止到运动的加速度可达600G(即地球重力加速度的600倍),而人类在承受到15G的加速度时便会昏死过去。可见对于“猎物”来说,狸藻绝对是致命的杀手!

    圆叶狸藻需要的不多,一指甲盖土地,一丝雨露,它就能愉快地生长。没有能力与身边的巨无霸植物竞争,为了获得足够的营养,它进化出灵巧的捕虫囊,偶尔捉几只小虫子补补身子。蓄集了足够的能量,它就努力地伸长花轴,热烈地开放,虽然不能惊艳整个山谷,但足以点缀身边的方寸之地。它把所有养份传递给种子,静静地走好生命历程。没有几个人注意到枯叶旁那娇艳的身影,没关系,只要活过,活出了精彩,待到来年,春雷会叫醒沉睡的种子,它们还会用娇小的身姿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文名:圆叶狸藻

别名原野挖耳草

拉丁名:Utricularia striatula

科:狸藻科

属:狸藻属

形态特征

    植物非常奇特,经常表现出没有明显的区别茎,根,叶,茎轴承配备动物诱捕膀胱的光合附属物。叶发达,或不存在(有些品种)。肉食性。叶无托叶;没有一个持久的基础分生组织。育花雌雄同体。单性花缺席。花聚集在总状花序,或穗花序,或孤独的(很少);。每个花梗极不规则,两侧对称。花卉不对称。花基本形状为漩涡状。果不开裂;肉质;胶囊。胶囊瓣膜(2-4)多种子。种子无胚乳。花冠为粉红色或紫色。

地理分布

     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潮湿的岩石或树千上,常生于苔藓丛中,海拔400-3600米。也分布于热带非洲及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生长环境

Growing Environment

圆叶狸藻生长于海拔0到3000米之间的潮湿的岩石表面或附生在树干上。

狸藻的囊状捕虫叶

 没有几个人注意到枯叶旁那娇艳的身影,没关系,只要活过,活出了精彩。

    因为长的太小,相机很难对焦,微距下它显得无比高洁,原来它有自己的世界。快门终于跳动,阳光下它是那么灿烂。







喜欢就关注我们,每天认识一种植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