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石

 liangdatushu 2018-05-27

古人说:上好的太湖供石是从东庭东山太湖边的水深处采集上来的。水深处?文人们好象不带水的性格的东西是不玩的。寿山石中的“田黄”本自山岩上,风吹地动一不小心滚落到稻田里、水泽边,经过多少年多少年水的滋润,所谓“叶腊化”了。清代文人毛奇龄把它形容成如赵飞燕的肌肤。最近,有位台湾朋友说:上好的田黄若林青霞的肤色,我说:即使象林青霞的……,人老珠黄时肌肤如腊肉,而“田黄”越把玩是越美丽的,这是美人的悲哀。

端石中的极品“大西洞”砚石,是在西江之下。从山脚边打挖约二百米深,才能取到文人们最心爱的“宝贝”,由于多少万年水的呵护,端石才滋养出蕉叶白、火捺、青花、鱼脑冻、天青那样的石品,大西洞中的青花、鱼脑冻能达到触之即化的感觉,这是西江的伟大。所谓端石之美,不是坚硬的岩石之美。而是,古人所说的“求其娇嫩也”。

文人赏石如梦若痴。米芾拜石,东坡玩砚。云林画太湖石,有人说:仿佛是用白猫洗洁精刷洗过的,静观他笔下的太湖石简古而幽远。前人谓:石令人远,云林画太湖中的坡石也颇具远意,而且是那么洁净,这是人格在石头上的投射,或者说石头给予文人人格美的理想。

在一张明式的小条案上摆上一尊老供石,那是一个梦,要是供上一件东山太湖水深处的老太湖石,这是我的理想。

去年,年末,老城外“地皮行里”得到一块水坑的老太湖石,灰白色,过桥形,具有风化度,苍灰悠悠,令我想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句古诗“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把我的思绪带入一种莫名的幽静之中。

“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我问,“城里围墙很高的大户人家亭院墙角边的,近期折迁,拿来价不贵”因为是老朋友,他如实相告。

我把太湖石供在明式的小条案上,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欢喜,难以言语,朝夕相看如对好友。

“石不能言最可人”。其实,石头是会说话的。

常人道:供石中灵壁石英石为上品,太湖石略次之,在我看来,太湖石的色、质、形都具上乘。色:就如不同人种的肤色,黑、黄、棕、白各得其美,而太湖石的灰白比起众石多了一份雅致与清华。质:灵壁石、英石讲求金属之声,而太湖石之质柔中寓刚,因此,它的声响是一种具有弹性的铿锵之声。形:赫赫有名的苏州园林太湖石“冠云峰”,用古人评石漏、透、皱、瘦的标准是最恰当的了。

上品的太湖石虽来自东庭东山太湖底下,可是它的风韵却是来自天上。要不然为什么古人把它取名为“冠云”呢。

 

 

 

 

 

[转载]太湖石

 

 

 

 


[转载]太湖石

 

 

 

 


[转载]太湖石

 

 

 

 


[转载]太湖石

 

 

 

 


[转载]太湖石

 

 

 

 


[转载]太湖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