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嘉诚如何成首富,他曾用2400万吃掉市值10亿美元公司

 扫地僧一一 2018-05-27
李嘉诚曾经稳坐了15年的华人首富,即使被马云、王健林等人先后超越,许多人依然都认为李嘉诚才是真正的华人首富。
图片
确实李嘉诚的真实身家估计比贝佐斯跟比尔盖茨还要多。李嘉诚的财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李嘉诚个人名下的上市资产,这些资产也就是福布斯、胡润等财富杂志统计的财富,总数有360多亿美元。
第二部分是李嘉诚家族的信托基金,这些资产是由几家非上市公司持有的,所以根据财富杂志的计算规则,都没有计算进李嘉诚的总财富,属于李嘉诚的隐形财富。这个基金的总资产超过了700亿美元,这笔财富李嘉诚已经明确将交给大儿子李泽钜。这些资产包括了22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第三部分是李嘉诚持有的现金跟现金等价物,还有非上市的资产。本来李嘉诚手里的现金是无法计算的,不过前几年在分家中,李嘉诚自己透露了,这些现金会分给小儿子李泽楷。李嘉诚说了,这些现金的总数要比我们想象多很多,不会让两个儿子觉得不公平。因为分给大儿子的资产就达到了700亿美元,那么分给小儿子的现金至少也在百亿美金的级别以上。另外李嘉诚的非上市资资产也非常庞大,包括了他在全球投资的63家科技公司。
图片
李嘉诚总资产肯定是超了1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1000亿美元等6000多亿人民币,如果你从出生就天天中500万,你需要活到360多岁,才能够积累1000亿美元的财富。那么李嘉诚如何成首富,又是如何积累如此庞大的资产?
其实李嘉诚人生有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39年前他用2400万鲸吞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和记黄埔。我们都知道李嘉诚出身非常低微,当年他跟父亲逃难去香港,14岁就开始到社会工作,最早是在茶楼当跑堂。虽然李嘉诚的舅舅是香港的钟表大王,不过庄静庵跟那些地产大亨的财富差距还是很大。庄静庵提携李嘉诚可以,但是真要帮助李嘉诚达到今天的成就,也是万万不能。
李嘉诚在1972年之前,只是香港的一个小企业家,他早年靠做塑料花起家,后来才涉足房地产。1972年,他成功带领长江集团在香港上市,当时长江不过是一家市值2亿的公司。
图片
当时香港最大的公司,是老牌的四大英资洋行,和记黄埔、会德丰、太古、怡和。其中和记黄埔又是最大的公司,市值超过10亿美元,折合60多亿港币。
李嘉诚的长江跟和记黄埔的差距,就像今天当当网跟阿里巴巴的差距一样大,不过最后李嘉诚通过自己神奇的手段,竟然用2400万就鲸吞了和记黄埔。
当时和记黄埔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连连,大部分的股份被质押在汇丰银行。汇丰银行一直希望给和记黄埔找一个新的掌舵人,来把和记黄埔发展好。当时李嘉诚为了收购和记黄埔,他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当时怡和洋行旗下的九龙仓股价处于历史的最低位,李嘉诚偷偷在市场上收购九龙仓的股票,其实以李嘉诚这个时候的实力要控股九龙仓也是达不到的。当时李嘉诚耗费了所有的现金,也只拿下了九龙仓20%的股份。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洋行财雄势大,而且又有汇丰的支持。李嘉诚自然敌不过怡和,不过他知道九龙仓拥有众多的黄金地皮,一定会成为各路地产大亨的争夺焦点。
果不其然,在不久之后,当时的华人首富包玉刚就盯上了九龙仓。李嘉诚顺水推舟,把自己手里20%的股份以低于市场三成的价格卖给包玉刚。虽然低于市场价三成,但是已经比李嘉诚收购的时候高了不少,李嘉诚轻松就赚到了5000多万元。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包玉刚要帮李嘉诚跟汇丰打招呼,让汇丰选择李嘉诚为和记黄埔的掌舵人。
图片
包玉刚既然得了李嘉诚的好处,自然是全力帮助李嘉诚。包玉刚当时不仅是华人首富,还是汇丰的董事,跟汇丰的关系绝非一般。有包玉刚的帮忙,又有李嘉诚为商20年的口碑为辅助,这件事情自然水到渠成。于是汇丰在1979年,答应转让和记黄埔22.4%的股份给李嘉诚。汇丰给出的条件,更是让市场疯狂了。汇丰在没有竞标的情况下,以市场价二分之一的价格,把和记黄埔的股票卖给李嘉诚,而且还让李嘉诚可以分期付款。
李嘉诚只给了2400万美元,就控制了和记黄埔,当时令非常多的香港富豪眼红。这一次收购也奠定了李嘉诚华人首富的位置。
不过事实最后证明,这是一次三赢的合作。包玉刚收购了九龙仓,这家公司如今每年可以给包玉刚家族带来超过150亿港币的租金,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
李嘉诚收购了和记黄埔,一跃成为了香港的首富,而且和黄在李嘉诚的管理下成为了亚洲的巨无霸财团,这些年汇丰从和记黄埔的股价跟分红,最少就获利上千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