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附子汤略解

 梅香斋21 2018-05-27

桂枝附子汤。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此条其实是中风重症,和桂枝汤原理一样。

桂枝汤,发热恶风,自汗出。此是太阳中风,只是表浅的营卫不和,卫气被风邪鼓荡而外散,连带营气也外散,以风为阳邪,阳邪合于阳气,而伤于阴气。故以生姜大枣甘草,启发营卫之本源,脾胃之气,以脾胃之气外输,以桂枝温散,以芍药微凉和之。

假若汗出不恶风反恶热,是阳明中风,以白虎汤,生石膏纯凉和之,知母润之。粳米甘草反佐不令伤胃。热伤气,加人参补气兼以滋津液。

为何桂枝汤不以生石膏知母等凉和之?其实是可以的,只不过桂枝汤之症状,较之生石膏知母,则杀鸡不必牛刀。

故白虎历节之病,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知母也。

若汗出已恶寒,虚故也,以芍药甘草附子汤。

此单纯之里虚,故以附子温里,以芍药和营血。

芍药之药,类似于夏天之阴天,乃是午后一阴之象,故能生营阴,入肝脾营分,而其生阴之力,不至于凝固营血,反有稀释营血之功,故能通血痹,利小便,而其滋养之功不及生地,清热不及白薇丹皮,故能合桂枝调节表之营卫,合甘草调节脾之营血。

芍药甘草附子汤,实际也是桂枝汤,以附子温里,温太阳之里,而以芍药合之,不用姜枣,不需要脾胃营卫外输。

而反过来看桂枝加附子汤,便知,其实桂枝汤,表之中风,营卫不合,而发汗后,表之中风,深入于里,连带里面同时变成“中风”之发汗恶风状态,表里津液同时外散,而不是桂枝汤之单纯表之津液外散,故汗出漏汗不止,而同时恶风,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四肢拘急,有津液不滋之倾向,更多的是风邪不解的恶风重症,以汗为津,而液主关节枢利,津不主之也,故而出汗多之人,众矣,不会都关节拘急,除非由津而液,必关节嘎嘎作响。

故此条要点,和桂枝汤一样,都是汗出恶风,桂枝汤脉浮缓,此则脉沉当见。

又对比桂枝去芍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两条。

桂枝去芍药,曰下之表不解,脉促胸满。下之,则阳气不升,能促,则不升欲升之象,而胸满,是阳气不能温暖胸阳,反现阴凝之象,故去芍药。微恶寒加附子,里亦虚。

在对比桂枝加桂条,烧针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

烧针令做汗,是激发营中之血做汗,营血虚,又被寒,必引发类似心慌的奔豚证,故加桂二两。

对比桂枝甘草汤,发汗叉手自冒心,欲得按,较之上条奔豚何同何异?

在对比桂枝加芍药汤,太阳病下之,腹痛,下之阳气不升,郁缩于内而郁而化热,故加芍药破之合之,化热重加大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