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有机农业命门

 白莲坡邹兴芳 2018-05-28
        循环农业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例证,在唐代以前,土壤地力的恢复主要是依靠休耕和豆科植物的轮作,《杂说》中写道,耕地“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属于借助自然力量的简单地力循环。到了宋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有限,必须要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开始施用粪肥等外来物质补充土壤养分,为了保证粪肥来源,与种植生产配套的养殖业开始逐步形成。据明末《沈氏农书》记载,当时江浙湖嘉一带饲养猪羊较多,养猪可以为种稻提供肥源,栽桑养蚕为养羊提供饲料,养分用来壅地。
       不仅如此,当地农户还把加工业引入到循环当中,农户购买糟麦制酒,榨酒后余下糟渣喂猪,猪粪当做肥料,养殖种植加工为一体,已然是多重产出的循环生产体系。桑基鱼塘则是把种桑与养蚕、养鱼结合起来,动物与植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是古代循环农业的典范。

微信截图_20160518170405.png (29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6-5-18 17:05 上传


        中国古代生态循环农业,重要的一笔当属清代杨屾《知本提纲》提出的“余气相陪”论,提出人畜之粪,乃不尽余气,“化粪而出,沃之田间”,而羽毛、麸皮、蹄角等物,“皆属余气相陪,滋养禾苗”,精辟地论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关系,使得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其他废物,都作为肥料回到土地上参与物质循环。中国古代用于循环补充肥料的来源其实也很广泛,如人工种植豆科植物,并在没有收获之前,便“犁掩杀之”,成为后作的基肥;秸秆则通过焚烧、垫圈、喂饲的方式,分别以草木灰、厩肥、粪肥等形式进入农田;厕肥、河泥和城市生活垃圾也都是广泛使用的肥源,这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就了中国古代的循环农业,也是地力不减、常用常新壮的根本保证。
       循环与现代有机农业的关系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中指出:“循环使用植物性和动物性废料,以便向土地归还养分,并因此尽量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使用;在局部组织的农业系统中依靠可更新资源;促进土壤、水及空气的健康使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可能对其造成的各种污染”。由此可以看出,循环是有机农业的核心要素,缺乏完整循环的有机农场,即使产品达到有机检测标准,也并不代表是真正的有机农业。在有机农业体系中,过程重于结果。
    有机农业的3R原则
      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高级形态,有机农业应当遵循生态农业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source)。
有机农业的减量化意指减少外部投入物,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的物质;再利用则是建立生产体系内部的循环利用系统,做到物尽其用和废物利用;资源化在有机农业中主要是资源的价值化,例如秸秆作为能源资源或者碳源资源的使用、分拣后的余菜发酵作为有机肥源等等。
        循环的误区
        现代化学农业属于“只经济不循环”的生产系统,为了提高产量,需要依赖更多的化学投入物,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危害物质残留,如果把解决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成本都考虑进去的话,就是“既无循环也不经济”。
有机农业强调生产环节的循环,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土壤、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但是真正的有机循环农业生产多年来“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究其原因除了观念的因素,技术体系的缺失也是主要原因。
1)  缺乏整体观,规划设计和技术体系缺失。简单循环如鱼稻共生、稻蟹鸭稻共作、林下养鸡鸭鹅等,尽管只是一个生产季的循环,也起到了资源的利用和生态平衡的效果,如果能够结合周年生产进行循环生产设计,生产力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展开周年生产的循环涉及的技术系统更加复杂,一般的有机农业企业大多止于简单循环模式。
2)   “只循环,不经济”多见于概念为主的所谓有机农业示范园。这类示范园往往都配备高大上的设施,重金投入的循环设备由于成本高、效率低,示范效应和实际生产两张皮。
3)  “有循环,无量化”则是多见于小型农场,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为代表,这类农场使用的沼气池属于严重落后的技术设备,其效率很低,与果树生产配套还勉强(需肥量呈现周期性供应特点,典型的模式为猪沼果),如果与需肥量大而且频繁的蔬菜生产则无法匹配。
4)  缺乏实用的循环技术。土壤和肥料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农作物的高产需要更多更及时的养分投入。在循环农业中,上道工序产品的废弃物(如养殖粪便、余菜),需要经过转化才能为下道工序使用,转化技术往往成为循环的限速步骤,如堆肥需要两三个月、沼气池发酵需要至少一个月,循环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有机循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有机农业循环的目的
1、  通过循环建立高生产力条件下的物质流(能量)平衡。与自然农业的低生产力条件下的循环和平衡不同,在高产出的有机农业体系中,由于收获的农产品带走的能量物质(营养)比自然平衡状态要高出很多,所以要求建立的高位的平衡关系,需要根据产出的作物养分总量,对土壤和环境采取补偿措施,保证有机农业的生产持续稳定。在有机农业中,还要求这些补偿尽可能来自生产体系内部,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2、  有机农业生产属于复合型产品生产体系,种养一体化是基本配置,养殖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养殖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安全的养分物质(畜禽粪便),而循环的目标就是如何快速高效的转化这些物质,用于补偿从土地上带走的养分。
3、  降低成本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的经济学意义是依靠多重产出获得收益,并利用废弃物的价值化来降低成本。产业链方式的循环属于外延式循环,从初级产品到加工产品,从自然属性产品延伸到到社会属性产品,从实物价值扩展到到文化价值,进入消费环节以后的物质,再以交换的手段返还到生产端,形成广义的循环。有机农业生产端的循环属于内涵式循环,通过补充资源维持土壤地力,为种植作物提供养分,构成土壤养分- 产出的良性循环,而补充的资源又来自于生产体系内的废弃物(畜禽粪便、污水以及秸秆、稻壳、余果余菜等),在高效率技术和装备的支持下,完成形态转换重新成为极低成本的生产资源,实现生物量全利用,从而整体上降低生产成本。
转自:有机有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