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丁路德与新教改革(1)

 苍沧 2018-05-28

所谓的新教其实是一开始国王想要离婚,所以有些历史学家到现在都认为这种新教改革简直就是一段“愚蠢的交易”。

改革之前的欧洲

早在没有改革之前,欧洲的基督徒几乎都是罗马天主教徒。宗教改革打破了所谓的西方基督教然后分成了两个、三个……直到最后有了无数教派的基督徒。这种改革直接带来的就是让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论开始变得没有的那么的单一,从而导致了更广泛的欧洲扫盲,最终迫使政府给予了宗教自由。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天主教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灵魂看守人,跟世俗的身体不同,灵魂是永恒的。教区牧师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给他们施洗、征婚、聆听他们的忏悔、做临终祈祷。交会也提供了各种社会的服务,布施穷人、去孤儿院、提供可能的教育,大多数的欧洲人都会在他们的一生中遇见一个可以读拉丁语圣经的教区牧师。

教会在当时拥有了欧洲1/3的土地,强大的土地所有权让教会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教皇宣称统治着欧洲所有的国王,作为罗马皇帝的继承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组织机构,被一个长期便秘僧侣打破了。尽管很多事情都不会归因于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偏偏宗教改革还真的是由一个人发起和塑造了的。

马丁路德与新教改革(1)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不是马丁路德金那个美国的黑人运动领袖。当时的路德学习法律, 和大多数学习法律的学生一样,他讨厌法律。然后有一天,刮起了风暴。闪电把他打倒在地上,他哭了。两周以后他从大学退学了,进入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并且宣誓,顺便再告诉家人不用再把钱花到耗资极大的教育上,因为修道士的待遇非常的优厚。公元1505年。马丁路德被派往罗马参加传教,但问题就在于此君根本就不关注罗马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他偏偏关心的是腐败的问题。马丁路德开始公开的嘲笑教会的教义,如此执迷于自己的罪恶,最后此君被送到了维滕贝格大学去教《圣经》了。

马丁路德与新教改革(1)

找来找去,总算是在圣保罗的使徒书信中找到了答案,“义人靠信仰生活”这一句话让他感触良多,换句话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救赎来自信仰,没有善举,不能通过祈祷、禁食、守夜、朝圣、圣骨、济贫或者是圣礼来采取任何的行动,我们永远都不会足够的好,通过我们的行动,以值得拯救,我们只有信仰”。这个对于信仰--拉丁语中的义的解释最终转变为了和天主教会的全面冲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