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城古城考

 资金长阳 2018-05-28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临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石城古城位于石城县中部,古称竹子坝,又称中心坝。 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以来, 一直为石城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石城县虽小, 在古代乃是通往广东、福建的咽喉之地,县城北关郭头街口镇武楼仍可见明万历年间的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关于石城古城,有诸多难解之谜,均无史料记裁,如:竹子坝、中心坝的名称来历, 建城前的历史渊源,古人为什么要选择竹子坝建城,古城的规模和历代修葺状况,城内的建筑,居民生活设施, 交通运输、防卫功能等等,笔者就此进行了认真的考证。
一、选址

北门
竹子坝(中心坝)有悠久的历史,l982年9月29日,县文物普査办在石城一中教学大接建设工地发现商代白陶片; 10月4日,又在原处发現新石器时代的石锛。这些出土物说明竹子坝在商代便有人类活动,建城之前,竹子坝是一片荒坝竹林,所以得名竹子坝(中心坝)。 据民国三十七年《石城郭北黄氏五修族谱》祠堂记载:“淮公始居石城场之中心坝, 南唐保大十一年改场为县,即以居址祠堂为县治,迁祠于西门陀上,又建学于兹,乃迁乌山郭北(今县车队)”。可见一千多年前便有人在竹子坝建房居住。古人选择竹子坝筑城作为县治所在地,从地理位置及民间传说来推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l.地理位置优越,东西面虽有崇山峻岭,离竹子坝的 20华里,20华里以内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东北面是一览无余的丘陵平川。竹子坝地勢平坦,西南面低,东北面高。北面有石下铺小河,西有小西河,东南面有宽阔的琴江河,竹子坝形成三面临水,只有从北往西一段约200米是陆地。
2.竹子坝是石城的中心部位,石城的地形象一个弱翠哑玲, 南北径长71.8公里,东西径宽53.7公里,群众口头语把石城分成三片,即上水片、中水片、下水片,以石城琴江竹子坝为中心上下15公里以内为中水片, 当时邑令选择竹子坝筑城,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石城的政权,加强对石城的管抬 。
3.水陆交通较发达,是通往闽粤赣的关口,在此筑城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流通,有利于过往客商的安全。
4.从石城的地理位置来看,沿琴江河主流两岸,有大小平原8个,上水片有高田、丰山、耸江平原;中水片有竹子坝、东南平原;下水片有坪山、享田、濯龙平原。民间传说这8 个平原推出竹子坝平原和坪山平原进行竞争,竞争的办法是,各平原派出代表,在各平原的琴江河段装1桶沙称量,哪里的沙重,就在那里筑城作为县治中心地,最后是竹子坝的沙子更重,于是就确定在竹子坝筑城建县。
二、筑城

桂花屋
石城古为吴地,后接次又为越、楚之属地。汉划归于部县辖,继属庐陵郡,再属南康郡,随属宁都(虔化),五代属昭信军,南唐大十一年,升石城为县建置。自先素至建县一千年间, 石城离属辖治之地近则一百多里,远则数百里。统抬者鞭长莫及,实属王化难达之地。《石城县志》载:“南宋建炎四年( 1 130年), 宁都人李郭仁举兵连破数县,其弟李世昌、李世立踞石城。石城县尉都部陈皓率军镇之是年,知县余惠迪始筑土城。”《石城县志》又载:“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大水,西门城内水高齐檐,城乡溺死者不可胜数②”。 从以上史料分析,石城筑城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l.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
2.石城确属山高皇帝远之地, 境内多山,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历史上战事频繁,经济落后,一旦遇到外来侵略,若没有一座坚固的城池来抵御,就要遭到惨重的损失。因为遇到战事时,即是去最近的管辖地求兵援助来回也要二至三天,远一点的则要五六天。所以古代筑城护城是历任知县义不容辞的头等大事。
3.古城一般都建在江河之畔,还有防洪的作用,所以每任知县都会修城墙,把城墙加高,以防止洪水破城,保护人民群众生病财产安全。
三、古城

小西巷黄家厅堂
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石城古城的建筑风貌现已基本消失,如:城墙(只剩北至南「]大桥一段),街道、古建筑、水井、池塘、水沟等皆已面目全非 。 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査研究,现分述于后:
1、古城建设规模及历次修葺
宋高宗建炎四年(l130年)由邑人陈皓及子敏佐、知县余惠迪筑土城,建五门。因土城经常被洪水冲毁或山匪破坏,明成化二十三年(l487年),知县闻诏改土城为砖城,砖城多循土城旧址,城坦周长504丈,高1丈3 尺,阔l丈,有雉堞l180个,拆南门外卧红桥之红石立城基。五门各建有城楼,北门曰:“迎思”,南门曰:“南薫”,东门曰:“望仙”,西门曰:“端宁”,小西门曰:“安仁”。城区面积的 0.2平方公里。
明弘治四年(l491 年)增设警铺16个, 城墙増高3尺;弘治十八年( l505年)西边城墙又增高3尺;清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董应誉封安仁门,修建四门城楼,更名四门门额,北门曰:“拱辰”,南门曰:“迎薫”,东门日:“升曦”, 西门曰:“巩全”, 十一年( 1654 年)城北右角增筑炮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陈嘉修城,把“迎薫”门改名为“通喜”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知县严仪修城,把“升曦”门改为“旭华门”额,旁边携刻小楷字“乾隆庚成腊月吉立邑令严仪修”, 门额上的大小字体为阴刻楷书, 城门条石砌筑,今保存完好。
公元1935年,县长陈炳德修城,把“拱辰”门改名为“北门”。“迎喜”门改为“南门”。今北门城门 ,门额均保存安無无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代城墙是防匪、防洪的重要防卫设施,历任知县对城墙及一切军事、防洪设施都会尽力加强和修葺,最后城墙加高至2丈3尺。
2、城墙基础的特说
古城墙基础有无到硬底(鸡肝岩),在民间各有传闻,有的说古塔的基础与南门古城墙的基础只相差两节桥板, 按这一说法,古城墙的基础不但到了鸡肝岩硬底,而且基面很宽,可达90多米,要搞如此巨大的工程, 在宋代石城根本无此经济实力。其一,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年) ,至南宋建炎三年( 1l29 年),长达176年时间,竹子坝虽为县治所在地,但一直没有筑城,后来因受到流寇、土匪、洪水连年干批,等到宋高宗建炎四年才筑土城,说明当时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其二,因土城不很坚固,经常被、洪水、山匪破坏,到明成化二十三年才改为砖城,而且是在原土城的城基上砌筑砖城,土城与砖城的修筑时间相隔357年,而特城的规模又没有扩大, 这说明在357年间经挤虽有发展,但进展缓慢,所以,笔者-认为以当时的经挤状況来分析以上的传闻不能成立。
3、古城墙基础的现场考证
借琴江大桥拓宽的机会。笔者于2002 年3月1l日上午,与本馆职工陈仪样同志前往琴江大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考证,情况如下:
(1 )地理位置
新建拓宽琴江大桥的西岸桥墩,施工队用机械挖掘古城及基础约10米宽,深度到鸡肝岩硬底。
(2)控掘后的现状
城墙北面剖面,外城墙残高2.60米,城墙厚1.10米,用青砖黄泥浆翻筑,但也有用石灰浆砌筑的。《南方文物》载:“东端一段外面宋砖墙倒塌,裸露出一道紧贴填土的花纹砖城墙。采用纵向单砖平砌。整体墙自底至上渐内收呈弧拱形。空隙用楔形砖和黄泥收缝。……黄泥勾缝并充填換形砖之空隙处。”④按此推断,用黄泥浆砌筑的应是明代以前的城墙,用石灰浆砌筑的是清代城墙,在河道水急处,用条砖砌筑,其余部位眠砖砌筑。
(3)城墙基础
古城墙分内城墙和外城墙,两道城墙的中间填塞杂土。外城墙基础从地面往下至1.50米的沙层处,用红条石砌筑,宽0.90米。
(4)内、外护城堤
护城堤分为内、外两部分,内护城堤紧靠外城墙墙脚,宽3.60米,外边沿基础3,60 米深,宽 0.90米,从城墙基础至内护城堤基础2.70米宽的空间全部填塞乱石和黄混土,提面铺乱石。城墙和内护城堤基础均用宽0.40、高 0.50、长 0.90米的红条石,采用条砖砌筑法砌筑,十分牢固。在急流深水靠城墙的河段还砌筑了外护城堤,外堤比内堤约低1米,宽1米至3.2米,基深2米至3米。经现场观察测量,外城墙的基础只有1.50米深,内护城提的基础只有3.60米深,基础距硬地鸡肝岩还相差2.60米至3米,故笔者认为古城墙基础尚未到硬地。
4、古城街者、排水、饮水与布局
清顺治至公元l935年间,城内有街巷9条:巩金街、西门街、南门街、县前街、十字街、拱辰街、北门街、下市街、西南巷。街道弯曲、狭窄,街巷面宽约1.5米至2米,路面一般用鹅卵石或石块铺砌,街巷两旁的房屋低矮,一般都是二层本结构楼房,但也有些富豪、商人住宅是用青砖砌筑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遗存至今的有桂花屋、熊家屋、陈家屋、黄家屋、温氏家祠等,街道和房屋主要建在北门、东门、南门一带,靠西北面城墙地段有水塘7口:莲蓬塘,花坪子塘各l口,学前塘2口,黄家屋塘3口,面积约3000平方米。水塘与壕沟相互连通,主要用于蓄水、排水和防水,水深面阔,常年不枯,;还栽莲养鱼,居民日常生活也用此水洗刷。水塘还有一大用途,就是作为军事上的障碍物,西城墙有200米左右靠陆地,距城墙500米处有座“乱葬岗”,此山岗高于城墙,从地理位置看是军事防御上最薄弱的地方,虽城墙外开凿有3米宽、2米深的护城河,山匪还是容易从城墙上攻入城内,于是古人就设置了这几千平方米的水塘,防御山匪的进攻,起护城的作用。
城内有面店14户,南杂店14户,中药店9户,豆腐酒店21户,層宰户10户,饮食茶店l8户,住宿客浅16户,缝衣店7户,理发店4户,金银器店4户,杂品店l0户,木器油漆店5户,文具书店各1户。作为一座山区小城,其商业经济已基本形成规模 。
城内有排水壕沟2条, 一条从北面莲蓬塘开始,往南再向西排入小西河;另一条从西面城镇小学横穿西门街经范家屋排入南门小西河尾段。壕沟宽约l.5米,深2米,最浅处约l.5米,沟墙用青砖砌筑,面盖靑石板。古代的这种排水系统较为科学,城内北、东、南地勢较高,水全部排入水塘、塘水満溢时从2条大壕沟排出,遇特大洪水时城埠也不会被冲塌,城内水域安然无恙。
城内有水井6口:城北城皇庙井,城南县衙井、十字街井,城东川井祠井,城西熊家屋井、吴家屋井。 这些古井遗址已面目全非, 有的建了房子,有的避为道路。 井口直径约1.1米,深约10米至l5米,用青砖条砖砌筑。井口盖以圆形石井圈,上小、下大、高生t 1 米,石井圈主要起洁水及安全作用。井底填木炭、卵石等,水清如镜,水味甘甜。
临城三面靠琴江河的居民一般饮用河水,一旦发生战争和洪水,城门封锁居民无法出城,便只好饮用井水。
5.交通运输
石城多山,交通十分闭塞,古代只不过陆地古道与等江水道提供内外交通。
( 1 )水路运输线
琴江为石城主要河道,号称干里赣江之源头,自北向南流经丰山、琴江镇、屏山镇、大由多等多镇, 出境后与宁都县梅江汇合,境内全长90.4公里。上游河道狭小、一般宽为50米,天然落差大 。 中游河面逐渐变宽,一般为l00米至200米,最宽达300米。琴江航道宋代开始通航,宋代以前,因江道狭窄,水流湍急,滩险浪大,至清代末年仅有未帆船40余艘。民国初年,全县有木帆船达70 余艘,加上外来船只,多达百余艘木船。木帆船主要停泊在北门、东门、南门等深水河段,境内原有两座深水码头,一为大由多,因年久失修,自然湮没;二为县域东门码头,今原貌保存完好,石城的大批竹木、土纸、稻谷、大豆、畑叶、山药、茶叶、生猪等农副产品都要从这两个码头装运上船,运往赣州、南昌等地,再反运石次、食盐、布匹、火柴、煤油等民用物资回县。
(2)陆路运输线
①东大道两条。一条自县城南门经大畲至站岭脑,25华里,通福建宁化境内 。另一条自县城北门经沔坊至堑头,55华里, 通宁化境内。
②西大道西条。一条自县城西门经杉柏铺、半違铺、浮岭,境内40华里,通宁都。另一条经小别桐坪至高案,通宁部。
③南大道三条。一条自县城西门经屏山、秋口至迳口,入端金沿江,过黄竹岭通福建汀州府,境内90华里。另一条自县城西门经屏山、大田、罗田段、通瑞金境内80华里。还有一条经屏山、秋口、龙岗通端金,境内80华里。
④北大道两条。一条自县城北门经小松、桐江至铁村坳,境内60华里,经广昌县通建昌府(今南城具)。另一条自县城北门经耸岗,河家湾至池家坳,境内75华里。通广昌县。
⑤东北大道,自北门经丰山、高田至遥岭 ,境内80华里,通福建宁化县 。
⑥西北大道,自北门至小松东龙岭,境内40华里,通宁都。
⑦汀建大道,福建汀洲府至江西建昌府大道。自汀洲府宁化县经石城县境内福村、高田至河家湾,境内60华里,由广昌县入建昌府。
③宁汀大道,江西宁都洲至福建汀洲府大道,自宁都经石城屏山、秋口、龙岗、迳口入瑞金沿江至汀洲,境内约70华里。
⑨东西大道,福建汀洲府宁化县至江西宁都洲大道。自宁化经石城珠坑、屏山入宁都,境内约50华里。
阅读拓展>>石城古道 您可知晓?
四、政治

北门古城墙
清朝以前石城的政治机构非常简単,清朝末年县城及附近未另设置政治机构,重大事务直属县衙管理, 地方纠纷分别由五名“练约”受理,钱粮丁税由场郭里的“户房”负责催收。
“练约”多用钱捐买,凡自认为能言善辩者,都可以花钱捐买,再由政府批准即可。“练约”的主要职责是调解当地民事纠纷,如调解无效,就采用“投入”的办法。“投入”又叫“请中人”,即是告发人出钱备办酒席,邀请本地有名望的绅董和练约一起来分断,如双方不服就上诉县衙,练约同时上堂作公证人。
五、军事防守

北门隘前桥
石城历史上多战事,官兵之战、农民起又、兵匪相加,历代不绝。 根据石城有关旧志、史料记載,石城境内设有两种军事防守设施, 一种是古城外围的防守设施,如在各路段要冲地设的隘、堡、铺等,另一种是古城内的防守设施,如城楼、警铺、炮台等。
l.石城始设汛兵,分驻县城80名,河家湾20名,分水坳l0名,大田坪10名,共120 名,各由千总、把总、外委把总带领。
2.较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由知府李琏倡建。场地南北80丈、东西60丈, 场内建演武亭3间,位于东南温坊段(学场坪)。
3.成化二十三年,石城境内设隘9处,有坝口隘、耸岗隘、南岭隘、秋溪瞄、蓝田隘、站领隘、分水坳隘,供村坳隘、羊畲隘。用总甲l人,小甲1人,士兵百人。
4.镇淮堡,路通打洲、宁化。
5.急递捕。县多僻递驿站,设走递人夫4 名,车马2匹、夫马1名。总铺位于县城谯楼下,内设铺司l名,避递3铺,每铺设兵2 名,境内有杉柏铺、半違铺、迎恩铺、桐岗铺、枣木铺、秋口铺。
6.古城内军事防守。据《琴江镇志》记载:“清末,县城并无较场,关隘、碉堡等军事设置,只有城接、警铺、设防守人员80余名, 由县外委把总管理。地方编有团练又勇(多男)若干,农開编伍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仍还为民 。”④石城地处边远山区,又在通往广东、福建的要道上,所以,县城常遭“流寇”、“山匪”侵扰、战事频发。如: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县人张遇龙、文胜起兵于平固(兴国),九月破石城,安抚李寿民、通判赵覃率兵镇压 。正统十三年( 1448年)福建沙县邓茂七起兵,江西都指挥使刘顺,赣卫指挥冯广领兵上千驻石城设防。11月,邓茂七遣陈椿八率众数千经桂族攻占县城。清顺治二年( 1645年),石马下人吴万乾倡“永佃”,起田兵,攻打县城,捣毁县巡检:著 。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八十等率田兵攻打县城。同年宁都人曾若千聚众数千人联合福建耿精忠,率兵攻石城,被赣总戎刘进宝率部击退,咸丰七年(1857年),以潘秩东、刘员芳等人为首,分别于大田、横江、木兰、左河三坑等地组织尖刀会起义,并合力攻克县城。 太平军自宁都、广昌入境,曾一度占领县城 。
六、结束语

县城今貌
通过对石城古城的调査、考证,笔者认为石城古城是正宗受朝延管辖的一座县治古城,也就是专家定论的“国家社会古城”⑤而不是什么村寨、土围、土楼、古堡等部落式的城堡。石城古城的特征是:第一,它虽地处边远山区,规模小,但自建立石城场以来,历任场县官员都是由朝廷或上级州府封派。第二,对古城的建筑,从选址到筑建及历次维修,都是县衙派官差到现场指挥,组织劳力、物力,设施完成的。如宋高宗建炎四年(1l30年),知县余慧迪筑土城,建五门。明成化二十三年(l487年),知县闻诏改土城为砖城。以后历任知县对古城都有修葺,这些知县还会将自已的姓名刻在城砖上或城门门额上流传千秋。
第三,该城早在清朝以前就开始设有正常的防守人员,如道山匪、流寇、起义军攻城、侵抗时,上至朝延、下至州府或邻县均会派官兵镇压。第四,古城是按古代城市的要求进行设计布局的,如城内的县衙、学馆、街道、民房、庙宇、军事防守等都布设得非常合理。

文章曾刊于《南方文物》  作者:陈平琳
注释:①«石城郭北黄氏五修族谱»祠堂记民国三十七年。②«石城县志»90年版677页 。③«石城县志»90年版678页。④«江西競州市城墙试掘简报», «南方文物»1995 年第l期。⑤«奉江镇志»1935年版89页。⑥«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1日。
参考文献:«石城县志»1990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