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TK使用原理(深度好文)

 鱼丸半藏 2018-05-28
测量
 每天不厌其烦的发招聘信息,图文教程给你
一、GPS差分技术



绝对定位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影响GPS定位结果的误差源
差分GPS的基本原理
误差的空间相关性:
①以上各类误差中除多路径效应均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从而定位结果也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
差分GPS的基本原理
①利用基准站(设在坐标精确已知的点上)测定具有空间相关性的误差或其对测量定位结果的影响,供流动站改正其观测值或定位结果。
差分改正数的类型
①位置(坐标改正数):基准站上的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观测,确定出测站点的观测坐标,测站的已知坐标与观测坐标之差即为位置的改正数。
②距离改正数:利用基准站坐标和卫星星历可计算出站星间的计算距离,计算距离减去观测距离即为改正数。
差分GPS的分类
根据时效性:①实时差分②事后差分

根据观测值类型:①伪距差分②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差分③载波相位差分

根据差分改正数:①位置差分(坐标差分)②距离差分(伪距、载波相位)

根据工作原理和差分模型:①局域差分(LADGPS-Local Area DGF)单基准站差分、多基准站差分②广域差分(WADGPS-Wide Area DGPS)


位置差分和距离差分的特点
位置差分:①差分改正计算的数学模型简单②差分数据的数据量少③基准站与流动站要求观测完全相同的一组卫星③差分精度3m,作用距离100km,无数据期龄概念
距离差分:①差分改正计算的数学模型较复杂②差分数据的数据量较多③基准站与流动站不要求观测完全相同的一组卫星③差分精度3m,作用距离100km,数据龄期30s
单基准站局域差分
结构:基准站(一个)、数据通讯链和用户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提供距离改正的变率
特点:①优点:结构简单、模型简单②缺点:差分范围小,精度随距基准站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可靠性低
广域差分
结构:基准站(多个)、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通讯链、监测站和用户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与普通差分不相同(①普通差分是考虑误差的综合影响②广域差分对各项误差加以分离,建立各自的改正模型。)用户根据自身的位置,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特点:①优点:差分精度高、差分精度与距离无关、差分范围大②优点:系统结构复杂、建设费用高
多基准站局域差分(LADGPS)
结构:基准站(多个)、数据通讯链和用户
数学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①加权平均②偏导数法③最小方差法
特点:①优点:差分精度高、可靠性高,差分范围增大②缺点:差分范围仍然有限,模型不完善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原理:由于载波相位的测量精度比伪距测量精度高2个数量级,而且载波相位测量受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比伪距测量小2个数量级,如果能获得整周模糊度,但能获得多普勒计数或载波相应变化信息。因此若能够利用载波相位变化信息来铺助伪距测量就可以获得比单独采用伪距测量更高的精度,这一思想称为载波相位平滑伪测距,目的是提高伪距观测值的精度。——伪距和载波相位方程同在相邻历元间求差。
RTK技术
基准站建在已知或未知点上: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实时发给用户;用户接收机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和收到基准站信号实时联合结算,求得基准站和流动站间坐标增量(基线向量)。站间距30公里,平面精度1-2厘米。
差分GPS的新进展①
增强型系统:特点①伪卫星技术②卫星通讯技术 
类型①LAAS-Local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采用地基伪卫星)②WAAS-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采用空基伪卫星/采用通讯卫星发送差分改正数和测距信息)
差分GPS的新进展②
网络RTK:作业模型类似RTK
原理①VRS虚拟参考站(Trimble)②FKP主辅站(Leica)③CBI综合误差内插法(Whu)
特点①精度和可靠性高
二、科力达RTK作业流程
(一)、蓝牙与电台设置
1、蓝牙设置
打开手簿,双击“我的设备”,再双击“控制面板”, 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Bluetooth设备属性”,弹出蓝牙管理器对话框。
2.单击“扫描设备”,完毕后,双击要连接的GPS主机的机身编号(如W1209748563GEM),在双击“串口服务”,选择好“COM”口(如COM7),然后,关闭。
3. 蓝牙设置已经完成,下面打开工程之星。在“配置”→“端口配置”,在“端口配置”对话框中,选择端口(输入的端口即蓝牙中选择的端口如COM7),点击“确定”。如果连接成功,状态栏中将显示相关数据。
4.电台设置
在“配置”→ “电台设置”, 从“切换通道”号的下拉框选中要切换的通道(电台显示的通道)后点击“切换”,几秒中后当“当前通道号”出现要切换的通道号。
(二)、在工程之星出现固定解后,需要做的侧前工作如下:
1.新建工程
操作:打开工程之星,单击“工程”,选择“新建工程”, 出现“新建工程”的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 输入工程名
首先,在“工程名称”里面输入所要建立工程的名称(如输入20100526 即是年月日),新建的工程将保存在 “\ Flash Disk\EGJobs\”里面,然后单击“确定”。
之后会出现“工程设置” 如图
图2-4 工程设置
在“坐标系统”的下面,单击“编辑”,出现“坐标系统编辑”如图2-5所示。
图2-5 坐标系统选择编辑
再单击“增加”,出现“增加参数系统”界面,如图
然后,输入“参考系统名”(如年月日),在“椭球名称”后面的下拉选项框中选择工程所用的椭球系统(如beijing54,或 xian80),输入“中央子午线”(如114),其他选项最好不动。单击“OK’,会出现“坐标系统编辑”,再单击“确定”,回到“工程设置”界面。
再点击“天线高”,输入天线高,并选择“杆高”,使圆圈变黑,再在右下角单击“确定”。
2.转换参数(四参数或七参数)
四参数 (需要两个已知点)
首先,在“输入”中的“坐标管理库”中输入至少2个控制点。即点击“增加”,输入坐标(如G018,G017),并且把“属性类型”改为“控制点”。
再者,用“测量”中的“点测量”测量输入的至少2个控制点(如,测量已知点G018,G017)(测量时一定要对中,整平),并保存(为g018,g017)
输入第一点:在“输入”中单击“求转换参数”,会出现“求转换参数”界面。
点击左下角的“增加”,出现“增加控制点(已知平面坐标)”然后点击“ ”出现输入的控制点,选择控制点(如输入的G018),点击右上的“确定”,便输入好控制点坐标,在“确定”,出现“增加控制点(大地坐标)”界面,选择单击“从坐标管理库选点”,选择相对应的测量的控制点(如g018)经纬度,使之变蓝,再点击右上的“确定”,再“确定”,出现“求转换参数”界面。可以看到第一点输入进去了。
输入第二点与上面相同。
计算四参数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