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智慧一力竭则伪

 恶猪王520 2018-05-28
庄子的智慧一力竭则伪庄子的智慧一力竭则伪

 

庄子有趣,他不仅在讲故事,而且还讲你压根儿不知道的故事。

杂篇《则阳》讲,老子班上的同学柏矩想去游学,问老师,老子说,天下哪儿都一样。柏矩还是去了齐国。

到齐国,看见街上受邢尸体,恻隐感慨,发了一通英论伟见。

他没有仅仅同情逝者,也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直捣问题的根源一社会原因。

他直接揭穿当权者统治人民的秘密:

他们隐藏事情的真相愚弄不懂的人;

增加事情的难度而把不敢去的人定为罪犯;

加重任务的份量而处罚不胜任的人;

增加路程的距离而责罚限期不到的人。

总之定一个谁都努力够不着的大目标,然后以不达标罚人。类似于强制定一恶法然后以此法罚欲罚之人。

于是乎,"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老百姓气力用尽了,就用假的来糊弄。填假表,报虚报,说假话,一片违心的场面,而且巧妙在人人自危,有口难辩,只怕罚到自己。上面天天弄出虚假事情要求下面,下面只能以虚假应付。要求过份,能力不足而被逼做假,智力不足无奈欺骗,财力不足被逼为盗。"盗窃之行",其责在谁?

这一大问,令千年后的今人,皆云震撼!

恶法必有恶果。无知乎,无耻乎,抑或无知无耻乎?

【原文】

柏矩学于老聃(1),曰:“请之天下游(2)。”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

至齐,见辜人焉(3),推而强之(4),解朝服而幕之(5),号天而哭之曰(6):“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7),子独先离之(8),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

“古之君人者(9),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已;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10);故一形有失其形者(11),退而自责。

今则 不 然 。匿为物而愚不识(12),大为难而罪不敢(13),重为任而罚不胜(14),远其塗而诛不至(15)。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庄子/则阳)

【译文】

柏矩就学于老聃,说:“请求老师同意我到天下去游历。”老聃说:“算了,天下就像这里一样。”柏矩再次请求,老聃说:“你打算先去哪里?”柏矩说:“先从齐国开始。”柏矩到了齐国,见到一个处以死刑而抛尸示众的人,推推尸体把他摆正,再解下朝服覆盖在尸体上,仰天号陶大哭地诉说:“你呀你呀!天下出现如此大的灾祸,偏偏你先碰上了。人们常说不要做强盗,不要杀人!世间一旦有了荣辱的区别,然后各种弊端就显示出来;财货日渐聚积,然后各种争斗也就表露出来。如今树立人们所厌恶的弊端,聚积人们所争夺的财物,贫穷困厄的人疲于奔命便没有休止之时,想要不出现这样的遭遇,怎么可能呢?

“古时候统治百姓的人,把社会清平归于百姓,把管理不善归于自己;把正确的做法归于百姓,把各种过错归于自己;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其身形受到损害,便私下总是责备自己。如今却不是这样。隐匿事物的真情却责备人们不能了解,扩大办事的困难却归罪于不敢克服困难,加重承受的负担却处罚别人不能胜任,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遥远却谴责人们不能达到。人民耗尽了智慧和力量,就用虚假来继续应付,天天出现那么多虚假的事情,百姓怎么会不弄虚作假!力量不够便作假,智巧不足就欺诈,财力不济便行盗。盗窃的行径,对谁加以责备才合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