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来吧心目中的经典加入门的交响曲TOP10之八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5-28
小步舞曲:交响曲主要被认为起源于巴洛克时期歌剧的序曲,早期交响曲沿袭了意大利歌剧序曲和协奏曲的快慢快三乐章布局,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体裁。小步舞曲是西欧一种古老的民间舞曲,三拍子节奏,乐曲通常以三段体构成,由于中段通常包含三个声部,因此也成为“三声部中段”或“三声中部”。小步舞后来进入宫廷,由于其优雅的舞步、端庄的仪态、典雅的风格和中庸的速度,使其得以在欧洲各地的宫廷之中的王公贵族们喜爱。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的作曲家M.G.莫恩在1740年首次在他的《D大调交响曲》的慢乐章之后插入了一首小步舞曲,成为第一位将小步舞曲引入交响曲创作的音乐家。在之后一段时间里,由于交响曲之父--约瑟夫.海顿的辛勤创作,插入小步舞曲的四乐章布局成为古典交响曲的标准形式,也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古典交响曲,从而使交响曲这种体裁趋于成熟,稳居器乐作品体裁的头把交椅。不过,贝多芬之后,由于乐曲内涵的加重、戏剧性的加强等原因,小步舞曲无法满足创作的需要,其在交响曲中的位置基本上被谐谑曲占据了.....

我心目中经典加入门的交响曲Top10(排名分先后),这一期将为大家介绍“交响曲之父”弗兰茨.约瑟夫.海顿最为经典的一部交响曲:

  

8、约瑟夫.海顿 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经典加入门怎么可以少了海顿老爹的交响曲,这位幽默风趣却婚姻不幸的作曲家在服务艾斯特哈齐亲王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古典风格的交响曲,加上其晚期作为独立音乐家的重要创作,海顿一生一共留下了104首交响曲,即使部分原因是由于其长寿(从1732年到1809年去世,他足足活了77岁),也着实令人感到惊讶。正因为海顿对交响曲的贡献,他被尊称为“交响曲之父”,由于对另外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弦乐四重奏的贡献,他还是“弦乐四重奏之父”,更重要的是,海顿还是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家,正是在他的教诲和关照下,莫扎特、贝多芬等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和年轻后辈才得以脱颖而出、形成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开创了古典音乐的伟大时代。海顿的第94交响曲,人称“惊谔”交响曲,这可是海顿作为独立音乐人在伦敦大红大紫期间的得意志之作,也是他人生转折期创作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惊谔”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传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这首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小步舞曲,三拍子的节奏加上比正常小步舞曲更快的速度,让人印象深刻,百听不厌。全曲的四个乐章是: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行板,变奏曲;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急板,奏鸣曲式。海顿的交响曲处处充满妙趣、幽默,声音润泽悦耳,大块音响细密精致,同时交响性和曲式结构、和声手法都已臻于成熟,突出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的特色。海顿成为自由音乐人之后,在经纪公司的策划下,于1791年-1792年到1794年-1795年先后两次造访伦敦,留下了十二首交响曲,史称“伦敦交响曲”或“所罗门交响曲”。又分为两组,第一组从93号到98号,第二组从99号到104号。这两组交响曲也可以看做是海顿整个人生创作的顶峰。相比维也纳另两位晚辈巨擘--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和命运多舛的贝多芬,海顿此时可算是功德圆满。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这部交响曲,我最先在磁带上聆听,就是这个版本:科林.戴维斯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Philips的录音,金线版。当然多拉蒂在DECCA的全集也是很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