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慧缘&长沙方言趣谈之:搅屎棍与闹药瓶(16)

 南郭老生 2018-05-28



搅屎棍,长沙话又叫搞屎棍,要弄清搅屎棍的来历,还得从另一句长沙方言谈起。长沙有句俗话,叫“屎不臭,挑起臭”,此话多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恶意挑起是非或激化矛盾而看险取乐的人。可以想像,挑屎的人当然不会蠢到用手指,而是拿根棍子,站得远远的,把自己置身事外,此类人即为搅屎棍的鼻祖,搞恶作剧的行家里手。



据观察,搅屎棍并非一定很坏,也不是天生,而是与成长环境有关。长沙有句土话,骂那些讲话挫气的人,非常刻薄却也非常形象,如是:你各杂鬼,讲话各样冲,怕莫是洽哒生大粪。生大粪是刚刚拉出来的人畜粪便,冲得要死,吹不得风,经不得晒,浇不得禾,种不得菜,必须发酵以后才可以做肥料。地道的老农都知道,隔一段时间便拿棍子去粪池搅动搅动,加速发酵。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一根木头,拿在厨师手上是擀面棍、拿在斯文人手上是文明棍,拿在农夫手上便成了搅屎棍,所以,不管你是金是银,是铁是铜,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据说,在方言中,棍最早是男人的特称,如把讨不到老婆的男人叫做光棍,至于其来历、其妙处,成年人都能心领神会。由此推之,光棍节应该是男人的节日,提醒那些常年打光棍或季节性打光棍的伙计,多去买点东西送女人,讨得到女人的欢心,自然就会讨得到老婆。可惜很多女人不懂,跟着瞎起哄,也去过什么光棍节,自己花银子把天猫喂得死胖不说,还落了个“剁手党”的外号。剁手一词,带有一点贱贱的味道,骂的不是缺钱,而是缺心眼,可惜很少有人去细细思量,你以为网络新词没文化技术含量,大错特错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讨不到老婆的光棍在旧社会是非常遭人看不起的。除了光棍,棍还是黄赌毒的代言词,比如方言中经常讲的“淫棍、赌棍、恶棍”即为明证,淫为黄,恶即毒(恶毒),凡是带棍的称谓没一个好东西,搅屎棍自然也不例外。当然,到后来,搅屎棍的词意有了扩大,成了搅局捣乱的代称,虽然不一定次次沾屎,但臭气却始终难以洗净。



不过,民间也有粪土粪财的说法,有粪即为有财,视钱财如粪土,讲某地方贫瘠即叫鸟不拉屎之地。所以,搅屎棍虽然臭,但还不至于有毒,真正可怕的是闹药。闹药就是农药,农药瓶又叫闹药瓶,那可是一丁点就要毒死一大片的。过去乡下谁和谁有意见,无聊的角色丢一个空的闹药瓶到人家鱼塘里,可以闹死(毒死)一水塘的鱼,可见闹药瓶的厉害。在长沙方言中,若把某某称作闹药(也叫烂药),则表示众人已将其视作瘟神,避之唯恐不及了。对于普通人来讲,能力有限,但一定要心存善念,帮不了人家多大忙,做不了别人的补药,但可以做做凉茶凉药,不管怎样,至少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闹药。

作者:行者慧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