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weixin.cloud.gmw.cn/2018-05/28/content_29014869.htm,id:29014869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水寒老师品读《论语》”第七期,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 水寒老师是谁?就是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自营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 好啦~下面就来听听水寒老师是如何读《论语》的 。 体悟学习的智慧—— 无友不如己者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补充材料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补充材料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补充材料3】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善人,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善人之资。 ——《老子》 【补充材料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结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到一位益友,其实反之亦然,交到一位益友,和读一本好书一样重要,一样对我们学问以及品格的提升有莫大的益处。 【水寒说】 学生不喜欢读经典是常态,他们认为经典是陈谷子烂芝麻,是老生常谈,是佶屈聱牙,是……语文老师也常常哀叹学生已经远离了经典,却对此无能为力。 我们课堂上会讲《论语六则》,会讲《孟子二章》,会讲《曹刿论战》,但大多时候这些东西都被学生当作知识存入大脑,以备考试之用,而不是当成修身必备,融入血液。 《论语》中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既然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那么对于经典而言,或许结合现实中的每一个情节,使之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也是让学生爱上经典的方法之一吧。 卡尔维诺在对经典的若干定义中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虽然经典乍看离我们很远,甚至远离经典、不读经典已经成为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我想,像以上例子那样,先给学生们一粒粒单独的闪亮的珍珠,慢慢的,必定有一天,他们会希望用这一粒粒珍珠串成光彩夺目的项链,他们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那些项链中缺失的部分。 这样,就最终达成了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作为语文老师,就像以上所举的事例那样,我愿意也有意随时随地地在每一堂课结合现实生活,在有意无意中将一粒粒经典的珍珠抛给学生,让他们在欣喜的赏玩中慢慢爱上它。 更多精彩系列在这里☟ 福利来了!听水寒老师讲《论语》 听水寒老师读《论语》:学思结合才能体会求知的快乐 听水寒老师读《论语》:要有意识地发起追问 听水寒老师读《论语》:是进还是退,由你自己来决定 听水寒老师读《论语》:是不能还是不为 听水寒老师读《论语》:“知之”“好之”“乐之”三者大不同 统筹/靳晓燕 编辑/邢妍妍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 光明微教育 |
|
来自: 昵称32555205 > 《古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