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29
 作业和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没有作业巩固不了知识和技能,没有考核不能检查双边效果和教学质量。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改革作业和评价方法。

我首先从改变作业形式入手,尽量减少条框式的知识记忆,增加观察、动手实践操作作业。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写一些观察记录(如观察居住地空气污染情况的报告,观察黄豆萌发和生长情况的报告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有助于学生自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更细致地观察与更认真地思考,使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从而在一次次的记录与实验的对比中调整自己的认识,为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采集标本(如采集各种岩石、昆虫标本、叶的标本等)。在采集标本中,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以一个集体的形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实践任务。无论是采集岩石标本、回学校后制作植物标本、还是去进行科普宣传时,同学们都很好的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学到了不少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并且为小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窗户,收获颇多。

3、利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些小制作(如热气球、风向标、滑轮组等等)。科技小制作是一项很有益的课外活动,通过科技小制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技能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小实验,搞一些小发明。这些内容开学时就向学生公布,并告之要计入平时分。学生觉得内容新颖、方法多样,不但没感到是负担,反而希望快些完成。就如教学《磁铁》单元,我让学生自创指南针,这就算是一份满意的科学作业。上课时利用它进行实验,课后要求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考核。考核要求为: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效果较清楚、能说出其成因。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和考核还是非常乐于接受的。

对于科学课的评价,应是“知识、能力”与“学习态度、习惯”的合理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其过程而非简单的结果。即使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出错,对其过程也是应予肯定的。这样才会使学生乐意学、主动学,而不背上考核成绩好坏的心理包袱。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增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教学的改革已经有了好的路子,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对未来、对学生的责任感,端正教育思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相信学生的明天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