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捍驻地 / 朱哲琴:美,用生命去体验

 漫步彩云间77 2018-05-29

哲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昔日的手工技艺,融合了技术与思想,形成一个个艺术上的高峰。然而,手与心的剥离,让“技艺”变成了“技工”。稀捍行动发起“传统手工艺大师驻地计划”,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技艺依托,邀请国内外设计、艺术大师驻地,了解工艺及其文化背景,并以新的设计视野为传统手工艺带来全新的视觉审美。




稀捍行动“传统手工艺大师驻地计划”

本期特邀大师 - 中国著名音乐人、艺术家朱哲琴

朱哲琴

/

#美,用生命去体验


编者语:“生命,不一定是仅仅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而存在。”遇到朱哲琴时,听到这样一句话。当最近我们都流行谈论“目标”这个词语的时候,或许更应该思索生命中关于“体验”的过程,或许“体验”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有人说朱哲琴在大好时光离开了音乐投入全新的领域,我认为只不过是在探索艺术与美的过程中,多了一种展现的形态罢了。


《阿姐鼓》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朱哲琴,也让世界记录了属于中国的一个声音。与绘画、舞蹈一样,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形态,通过感官抵达大脑,最终触及思想与情感,而最重要的也是要触及思想与情感。朱哲琴以亲身的游历,走访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阿姐鼓》成为她承载个人哲思的一个载体,它很美,但她希望它可以更美。


看见世界的美,并用美去创造。“看见造物”是朱哲琴又一个美学哲思的载体,是她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思索过程中的实践。走访了云南、贵州、青海、内蒙、西藏等地区,联合设计师、艺术家、音乐人、时尚人士等探索民艺的未来,像当年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一样,让“中国制造”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对于民艺的热情与执着,朱哲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任命为“世界手工艺大使”。


用现代的眼光看待传统,尊重过去的同时放眼未来,这与稀捍行动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本次稀捍行动“传统手工艺大师驻地计划”特别邀请朱哲琴,以“丝织”为线索,了解从提花织物工艺集大成的云锦,到因丝织行业“边角料”而诞生的绒花,希望这些因桑蚕文化而生的手工技艺,能够再次为世人看见,并为国人引以为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