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GPF生活教育 2018-05-29

日知录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在他的著作《传习录》中说,君子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顺应变化,该做的便做,不该做的便不要做,该生存的时候自然要生存,该牺牲的时候也应义不容辞。而做这些之前的考虑、调停,都是“致良知”的表现,无非是为了自己的身心能畅快。

勉强去做自己毫无兴趣的事情,心情如何舒畅?冒险去做不合法的事情,良心又岂能安稳?王阳明认为,孟子的“必有事焉”,说的就是“集义'一事,而“集义”,就是致良知。“义”就是“宜”,心到了它该处的、适宜的位置,便是“义”了。这种说法颇为形象,心到了它该处的、适宜的位置,不就是良知产生了吗?

当行则行,便是要顺着良知而行。王阳明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他认为《孟子》中的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便是为了“致良知”的表现。如何理解呢?可以回到《孟子》这句话的语境中去。这句话的开头举了舜、管夷吾、百里奚、孙叔敖从贫贱之中获得重用的例子,而这些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们获得重用后所行的事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有更为重大的担当。若要承担这份责任,也必定要经历更多苦难。这些苦难,正是“当行则行”之事。

当止则止,则是了解自己的局限、底限而止。凡是试图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或者勉强自己学会智力水平达不到的知识,都不叫做致良知。处在社会的洪流中,有时候免不了要随着浪涛而走,尤其是身处现今讲究“流行”的社会,似乎吃穿用度都得跟着别人的脚步,一旦脱离,就会被讥讽为“落伍”。拥有“当止则止”的勇气和智慧的人少之又少,但一个真正有见识、“致良知”的人,便会有分辨真相的能力和自我选择的魄力。在行之前,不妨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若是无必要,当止则止;也不妨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妨碍了他人的生活,若答案为是,当止则止。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是面对生死之事时直击心灵的考验。普通人面对这样的选择时刻非常之少,但面对天灾人祸时父母与子女、情人之间毫不犹豫地舍身保护,或许就是心灵深处的瞬间选择。还有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社会担当,全然是大无畏的决断。

《论语中》的“君子不忧不惧”,说的不也是这个意思吗?如果能够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便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的事情了。如果能够顺着自己的心,不做违背良心的事,也就不会担心遭到道德的谴责,更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事了。了解自己心灵的界限,生死亦无畏,又何况行与止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