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引起肝总管狭窄,或同时有炎症,甚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导致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称为Mirizzi综合征。于1948年由Mirizzi首先报道,故获命名,引起Mirizzi综合征的局部解剖因素为:胆囊管过长,与肝总管平行,相邻的管壁甚薄,甚至缺如或者胆囊管下端的位置变动,与肝总管呈交叉或绕行。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可增加发病率。 一般依照Csendes分型(1989)将其分为四型: I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胆总管;II型:胆囊胆管瘘形成,瘘口小于胆总管周径的1/3;III型:瘘管口径超过胆总管周径的2/3; IV型:胆囊胆道瘘完全破坏了胆总管壁。1997年Magakawa提出另一种新的分型,I型同Csendes分型,II型胆囊管与胆总管有融合,III型胆囊管结石压迫右肝管;IV型胆囊管中无结石,由于胆囊三角区炎症纤维化致胆管狭窄。 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以及PTC、ERCP等,其中最简易的方法是B超,主要表现是显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胆囊呈萎缩状,颈部有强光团,以上的肝总管扩张,而位于结石以下的胆总管直径突变细,类似正常粗细。Joseph描述的典型“三管征”即胆囊管、胆总管及门静脉均呈扩张、平行,则不多见。PTC与ERCP能直接显示病变部位、胆管受压情况,典型特征是肝总管右侧缘显示平滑的弧形压迹或充盈缺损。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手术,依照Csendes分型决定术式:I型手术,先切开胆囊底部,吸尽胆汁,取净结石,根据试行分离胆周围粘连、炎症和可见度情况,易者施行胆囊全切除术,难者则做胆囊大部切除术,将残留的胆囊黏膜予以刮除,残端缝合。II型依据瘘口大小,较小者,切除胆囊后对瘘口进行直接缝合修补,胆总管置放T引流管;瘘口较大者,做胆囊大部切除后,将剩留胆囊部分作瓣,覆盖修补瘘口,胆总管内置T管,本人喜用橡胶T管,因其易导致周围粘连,切口愈合。III、IV二型,则在做胆囊大部或全切除,缝闭残端后,施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置放T管于胆总管内。 鉴于Mirizzi综合征有可能合并胆囊癌,据Redaelli(1997年)报告癌发生率占27.8%(5/18),因此,在手术中应做胆囊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选定术式。目前,国外有应用腹腔镜施行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的报道,但难度大,仍有争议。此外,对身体虚弱,难以忍受手术者,可做体外震波碎石,经ERCP取石,置内支架。
--夏穗生. 漫谈Luschka胆管处理和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5;11(3):148-149 后记: 近年Csendes已经将分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依此来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A.Csendes I型; B.Csendes II型; C.Csendes III型; D.Csendes IV型; E.Csendes V型(Va & Vb) 根据Csendes分型选择恰当的胆管修补方法。 Csendes I型----可以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Csendes II型----可以行OC或LC,也可行胆囊次全切除术,胆囊管残端缝扎。 Csendes III型----保留胆囊壁瓣,相机行瘘口修补,多半只能在开腹下才能完成上述操作。 Csendes IV型----唯有行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缝合瘘口后行胆肠吻合术(Roux-en-Y); Csendes V型,可以先处理胆囊-空腔器官之间的内瘘,然后处理胆囊-胆管瘘,也可二者一并处理,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但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时,多半只有分成两期手术完成,先开腹手术切开梗阻肠段取石,而后视情况再行二期手术处理胆囊、胆囊-胆管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