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硕士和博士毕业展作品,反差不是一点点!难道越学越没自信?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20-05-17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艺术的高等学院。

今年的毕业生正逢建校90周年,很幸运。

我也很幸运,可以看到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2018 年毕业展作品。

看书法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心中肯定要尖叫!赞叹学院派也是不简单,从本科四年,再加两年,六年时间,能写成这样,真的是很不错了。

毕业后,做个书法教师,到社会走江湖,出去混,应该没问题了。

从展览的作品,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的篆书和草书的作品最多,楷书不多不少,行草少,最少的隶书。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研究,不联想。

再看博士研究生毕业作品,2018届,只有两位博士?

看来读博不容易,人生苦短,花在书堆里的时间可不少啊。什么时候抬头看看,心中是否会掠过一声叹息,好时光都在窗外飘。

第一幅作品,好像搞古文字,不知为什么,正常的字不能写几个吗?还要害得我搜度娘。可以嘲笑我没文化,这几个字都不认识。其实我不认识的字多了,何止这几个。

如果读博士,就为了搞几个古文字,想必这样的书多的是,何必要浪费好时光。

书法博士研究生的作品,是否应该侧重书写上?

另一位,从写的大字看,似乎功力有点深。

很遗憾,没有看到多字的大幅作品或长卷之类。

因为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应该是多字作品。

而且从落款钤印上看,难道又要突破传统,另行创新。

从作品的数量上看(质量没问题,都是毕业展作品那肯定是每个人最好的作品了),给我的个人印象,博士不如硕士,至少硕士们的作品,给了人一种更认真,更积极的感觉。有时候,姿态很重要,仪式感也很重要。

一家之言,一派胡言,我说我听。

看书法作品,以字数看水平。你可以尽情嘲笑我。

当然,可能江湖看多了,进了高等学府,还是按原来的眼光。

因为我属狗,我这狗眼看谁都一个德性,不分高低。因为你们都在天上飞。

至于,为什么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差距有点大,是不是因为对中国传统书法的研究越深越透,对自己就越没用自信了。

因为几千年来,无法超越,更无法突破,创新更是死路一条。

要不然,怎么解释?

下面还是来看看展览的部分作品。

书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展作品

▲小楷 王庆敏 《王庆敏文稿》

楷书 陈思朵 曹植《洛神赋》和局部

▲楷书 李煜华夏 《石鼓歌三首》和局部

▲楷书 周颖《下渚湖赋 》

▲ 行书 余中新 《青阳先生诗钞》


▲ 行书 马一恒《论高等书法教育中碑帖版本的选择—以兰亭序为例》

▲ 行书 马一恒

▲ 行草 陈宵梦 苏轼《登州海市》

▲ 行草 曹子器《陶渊明饮酒诗六首》

▲ 篆书 陈思朵

▲ 篆书 许立群 杜甫《秋兴八首》

▲ 篆书 贾煜玲《白居易诗句对联》

▲ 篆书 侯雁南 曹操《短歌行》

▲ 篆书 孟宗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篆书 李永《前赤壁赋》

▲ 篆书 王相墉 《寄言2028—蔡元培在西湖国立艺术院开学式演说词》

▲ 隶书 何李金蓉《黄山谷题跋二则》

▲ 草书 金春雷《陋室铭》

▲ 草书 李凌霄 黄庭坚《论书》节选

▲ 草书 周炎土 《钱选题画诗二首》四条屏

▲ 草书 李琦苑 尚颜《送朴山人归新罗》

▲ 草书 秦瑞《晏几道词》

▲ 草书 冯彦芹 《林和靖诗集序》

书法博士研究生毕业展作品

▲ 篆书 李明桓

呼龙耕烟种瑶草 招鹤下云眠古松

▲ 隶书 余芳 对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