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爱》:活在这世上或许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泰山书馆abc 2018-05-30

图片/电影《简爱》

我和你一样有灵魂 来自上官文露读书会 13:16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短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简爱》


图片/电影《简爱》


关于《简爱》,人们总有许多话讲,孤独的简爱,追求平等的简爱,独立的简爱,世人赋予了这个19世纪的女主人公太多象征女性力量的词汇,而这些汇聚起来,也就是我们无法忘怀,跨越时代的简爱。


我常常觉得,读《简爱》最好的年纪大约就是十四五岁,初开的不仅是情窦,也是看这个世界的心,介乎于青涩和成熟之间的年龄,总会有些许敏感、倔强乃至朦胧细雨般的哀愁,这种思绪无法去和别人交谈,因而很多时候,女孩喜欢简爱,就是喜欢她的真实,有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会歇斯底里大大哭大叫,还会画下自己并不美丽的模样,无比幼稚的拿来提醒自己,在简爱的身上,我们看的到理想主义的色彩,因而就连实打实的苦难,都显得像是一种宝贵的磨练,因为一个人在得到幸福之前,总得吃点苦头,才对比的出甜味来。


如今,很少有人再会像夏洛蒂这般细腻的去记录一个女孩的蜕变和成长,可人世间,留下一本《简爱》就足够了,无需太多。



外貌之所以被关注

恰恰是因为不重要

这是一个标榜看脸的时代,但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脸”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即便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人与物,但只要两个人由平行线开始相交,那么外貌带来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对方的性格、能力、学识、为人处世等等,方才成为日常琐碎的润滑剂亦或者催化剂,决定了两个人是继续相处,还是就此分道扬镳。


外貌永远只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谈资被人们挂在嘴边,一旦它成为有价、可以衡量的某种标准,也恰恰说明了它的不重要,因为那些美好的品质,永远都是无价的。

 

而《简爱》,就是一部从女主角到女作者都不怎么好看的女性小说。


图片/电影《简爱》


故事依照时间顺序,从小简爱悲苦的身世讲起,这是一个父母双亡由舅舅舅妈抚养的小女孩,奈何舅舅去世得早,与她毫无血缘的舅妈一家对她分外排斥。我们不难从作者夏洛蒂的文字里看到这个小女孩的格格不入,无论怎么做她都得不到这家人的喜爱,总是成为出气筒般的存在,她是本性不佳亦或者犯了什么过错吗?


其实,就像作者所说的,或许小简爱最大的错误,就是命运没有给她一个美丽无害的外貌,也没有给她宠物般无忧无虑的性格。而这一点,在作者夏洛蒂的青春期亦有同样的感受,正因为她没有长成一个优美、健康的少女,而是格外瘦小,平庸寒酸,导致了周围人的排挤和嘲笑,难得有人看不过去,说出来的话也无非是:“你这么丑陋不是你的错”,反倒更加伤害了夏洛蒂,也正因如此,她从不否定女性的外在美,在曾经那个物化女性的社会里,美丽本身就分外稀有昂贵,稀有在美人难得,昂贵在维持美丽不易。但同时,夏洛蒂更明白内在的美丽和智慧,方才是经久不衰,愈发芬芳的。



学习才是永不过时的通行证

时代之所以要不断进步,正是因为倒退的结果,令人难以承受。


你能想象女性还要裹小脚,十五六岁就要出嫁怀孕是个怎样的情景吗?能想象,结婚就是女人唯一的出路,三从四德是女性奉为家规的年代吗?纵观女性一步步取得自身权益的道路,也正是女性掌握知识,掌握自身命运的路。学习,不断地丰沛自己的头脑,方才能在最低谷黑暗的时期,杀出一道光亮。


纵观《简爱》这本书,其实也就是简爱不曾屈服的逆袭史。从被舅妈赶入孤儿院开始,小简爱就已经展露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天赋的人不难见,但努力搭配天赋,才是跳出束缚的唯一捷径。在孤儿院里,她的成绩跃升第一,到了最后甚至留校教书,而这段教师经历,直接给了她前往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的机会——即便她称之为“一种新的苦役”,因为在当时,女性唯一可以从事的职业便是杯水车薪又低人一等的家庭教师了,但简爱也就是抓住这唯一的机会,方才认识自己的挚爱罗切斯特,最终打开心境和眼界。而回顾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不松懈的努力。


图片/电影《简爱》


简爱如此,夏洛蒂亦是如此。这个女作家从来没有温顺的脾气,也不够合群,因而她从事家庭教师的工作,给予她的更多是挫败感,她不满足于这份工作,同时又无能为力,在这背后,正是夏洛蒂一颗无处安放,充满痛苦的心。


夏洛蒂想要反抗这种生活,这种激昂的情绪,超越了时代,超越了社会对她身份的桎梏,夏洛蒂自己的人生无法再进一步,于是她拿起了自己的笔,写作,是她人生的另一种开始。 


是啊,每个人都渴望更精彩的生活,谁又甘愿自己的人生无法匹配自己的能力呢?比起夏洛蒂活在闭塞、封建的十九世纪,今天的我们,无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成就更广阔的可能。


要知道,我们不断的努力,就是为了蜕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理想和现实的夹层里

愿你不忘初心 


几年前,在中央二套的《对话》节目中,有一位女生向担任主持的王利芬老师提问,她说:“现在社会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呢?”


王利芬老师这样回答道:“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


图片/电影《简爱》


就像人人皆知茨威格的那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当巨大的利益蛋糕摆在了你的面前,你只需要付出一些良心、乃至人格上的代价就可以分一杯羹,你会愿意吗?简爱的答案是:不!


所以这终究不是一个灰姑娘穿下玻璃鞋,然后嫁给王子的故事。


当简爱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被关在阁楼里的疯妻子时,她不愿做第三者,决绝的选择了离开,就像她当初不愿意妥协离开舅母家一样。这一次,她同样不带走任何回忆,不依靠罗切斯特任何帮助,保持着为人的尊严,去用自己的学识在另一片土地上展开新的生活,她克制住想念,断绝了与以前生活的联系,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人,哪怕不再拥有爱情。


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不顾别人的眼光和指指点点,放弃唾手可得的安稳生活,只为了做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因而疯妻子在一场大火里死去,夏洛蒂最终让简爱和罗切斯特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许是因为两个人都太过于坚守内心,这种固执而少见的美好,已经让人不忍将其分离了。


图片/电影《简爱》


如今,几乎人人都会背诵那句掷地有声的台词:“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短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而《简爱》的魔力就是,当你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便成了简爱,你和她一样,在十八岁的时候为爱情辗转反侧,独自成长。


而合上简爱,再翻开作者夏洛蒂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会发觉原来人生远比小说更精彩曲折。夏洛蒂的创作,就躲藏在男性笔名之下,顶着那些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在每个夜晚,在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的时候,紧紧贴着现实世界的骨架书写。当她拿起笔的那一刻起,她就不曾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即便这条写作之路,道阻且长。而这也就是《简爱》一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当所有人都认为你做不到,你还要试一试,就试一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