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皮皮姐的故事屋 2019-05-09 16:48:15
至今仍记得中学时初读《简·爱》时的那份感动。 一直到今天,已人到中年的我仍然希望能拥有简·爱那样强大、聪慧、自信的心灵。 夏洛蒂·勃朗特 一、夏洛蒂·勃朗特是谁?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在英国桑顿出生。 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是一名牧师,一年大概有200英镑的收入。 在当时的英国,200磅的年收入虽然不算少,但要养活四个孩子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勃朗特不得不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唯一的儿子勃兰威尔的身上。 对父亲的这个决定,夏洛蒂没有提出异议,因为在维多利亚时期,“把全家所有的钱都花在独生子身上是一种传统。” 但是,勃兰威尔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先是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学习以失败告终,之后又在父亲的资助下开了一家肖像画馆,结果又失败了。无奈之下,勃兰威尔找到了一个私人教师的职位。 但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因为和女主人私通,仅仅做了半年,勃兰威尔就被解雇了。 事业上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天性懦弱的勃兰威尔变的敏感易怒,不久之后就染上了醺酒和吸食鸦片的恶习。 同时,为了培养勃兰威尔,夏洛蒂和其他两个妹妹不得不中途放弃了学业,做家庭教师,自力更生。 在维多利亚时期,家庭教师的工作范围和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师不同,那个时代的家庭教授相当于一个高级保姆,除了负责管教孩子,还要做不少类似于制作棉布睡帽、玩具娃娃的衣服等仆人的活,经常要忙到晚上9点。 做家庭教师还时刻需要和孩子们沟通,这对于生性内向的夏洛蒂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精疲力尽的工作令夏洛蒂异常的沮丧,
但为了家庭,她不得不继续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写作就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二、写作是夏洛蒂孤寂生活中的唯一慰藉20岁那年,夏洛蒂鼓足勇气给骚塞写了一封信,同时附上了自己创作的一首诗,希望能得到这位桂冠诗人的建议。
英国诗人骚塞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就在夏洛蒂已经失去了希望的时候,她收到了骚塞的来信。
不能怪骚塞对女性略带歧视的回话,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被认可的工作就只有保姆,陪护,家庭教师,学校老师这四类,几乎没有女性能够成为专职作家。 对骚塞的回信,夏洛蒂似乎也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家庭教师是她的生存之道,也符合父亲对她的期望,但是,对写作的难以抑制的激情仍时刻在她的心头萦绕。
夏洛蒂想获得更好的教学资质,就必须提高法语水平,她决定去布鲁塞尔埃热寄宿学校学习,因为那里的学费只有英国的一半。 1842年,26岁的夏洛蒂在姨妈的资助下,来到布鲁塞尔埃热寄宿学校求学。 布鲁塞尔 在埃热寄宿学校,夏洛蒂性格中坚毅的一部分再次得到了体现。
夏洛蒂在埃热寄宿学校陆续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年的学习,对夏洛蒂的影响是明显的,她的法语和德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844年1月,夏洛蒂返回英国,准备和两个妹妹艾米丽和安妮合起来办一所学校,可惜的是,一直到10月都没有招到学生,加上父亲勃朗特先生日益加重的白内障,让夏洛蒂越发的忧郁和不安起来。 只有写作才是她孤寂生活中的唯一慰藉。 1845年,夏洛蒂将自己和妹妹艾米丽、安妮创作的一些诗编成了一本小的选集,采用男性化名的自费出版。 虽然夏洛蒂从没有想过能获得多少赞美,但她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好不容易出版的诗集根本无人问津,一共只卖出去两本。 诗歌创作遭到了失败,但夏洛蒂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她根据自己在布鲁塞尔的经历写了一本散文故事《教师》,寄给了英国许多出版公司,但无一例外都被退了稿。 简爱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夏洛蒂并没有灰心,她一边继续寻找出版社,一边着手创作自己的天才之作《简·爱》。 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成功。 1847年,在经历了无数次退稿的夏洛蒂终于迎来的一个好消息: 她最新创作完成的小说《简·爱》正式被出版社采纳,将于10月16日之前印刷出版。 三、《简·爱》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说主人公简·爱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穷牧师家庭。 简的父母结婚才一年,简的父亲就因为奔走于助理牧师供职地区一个大工业城镇的穷人中间,而染上了斑疹伤寒。不久后,简的母亲也传染上了斑疹伤寒。 在那个年代,斑疹伤寒是致命的疾病。不久后,简的父母就双双病故。 简成了孤儿,被送往里德舅舅家。 不幸的是,里德舅舅不久后也病逝了,在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兄的侮辱中,简的日子越发的难过起来,就连仆人都为虎作伥的欺负她。 有一天,简在与表兄约翰的一次激烈冲突后,简被舅妈强制送往罗沃德慈善学校。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罗沃德学校的校长是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布洛克赫斯特表现面上是一个慈善家,实际上为人极其伪善、残酷和冷血。 在罗沃德,每天都要反复的祷告,还要念很长时间的圣经和一些十分枯燥的书,伙食也极差,吃不饱是常事。 由于常常吃不饱,所以罗沃德的学生几乎都营养不良,抵抗力极差,所以稍微重一点的病就可能要命。 幸运的是,简熬了过来,还成为了罗沃德的一名教师,那一年,简18岁。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简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希望能找到一个教师的职位,就这样,简来到了桑菲尔德,同时也结实了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简和罗切斯特先生产生了感情。 在小说中,夏洛蒂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简和罗切斯特相爱和相处的过程,但不论罗切斯特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简都没有因为罗切斯特比自己身份地位高很多就迷乱,而是始终保持了不卑不亢的态度。 故事的高潮是简与罗切斯特的婚礼。 在婚礼上,简终于发现罗切斯特先生的秘密,原来他是有妻子的,虽然罗切斯特的妻子天生有精神病,而罗切斯特婚前并不知情,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尔也是罗切斯特和一个情妇所生。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但即便如此,简还是离开了。 离开桑菲尔德,简成了一个乡村教师,过着平静的生活。但简始终没有忘记罗切斯特,她听从内心的召唤,毅然回到桑菲尔德。这时候,桑菲尔德已经被罗切斯特的妻子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她本人也被烧死。罗切斯特虽然逃了出来,但是却遭到了失明的惩罚,和大部分家业。 简和罗切斯特终于平等了,两人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过上了真正幸福的日子。 四、维多利亚时期女性里程碑式的人物
《简·爱》这部小说的背景是18-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期,由于生产方法的变革,女性参加工作的机会变得更少,在家相夫教子被看做是女性的天职,而服从则被看做是所有女性的美德。
在这种背景下,反抗不仅是女性一种稀缺品,更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行为。 而深刻的反抗正是简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色。 在盖兹海德舅妈家,简无时无刻都遭受着欺负,面对这些不平等的遭遇,简一直保持着逆来顺受的姿态,一直到表兄约翰用书把她的头砸破的那一天,剧烈的疼痛激发出了她心底最深的愤怒:
与约翰的扭打让简被关进了红房子。那一刻,她愤怒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她不漂亮,矮小,反抗,就要一直被欺压吗?
正是因为这次冲突,简被送往罗沃德。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在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中,简的反抗精神表现的更加明显。 在简前往桑菲尔德的当天,简就遇见了罗切斯特先生。 “他身上裹着骑手披风、戴着皮毛领,系着钢扣子。他的细节看不大清除,但我捉摸的出,他大体中等身材,胸膛很宽。” 面对充满男性力量的罗切斯特,简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反而大胆的帮伤了腿的罗切斯特牵马,事后,简还很高兴能为别人干点什么,“人家需要我的帮助,而且求了我,而我给予了帮助。” 在简看来,男女完全是平等的。 这种男女平等的观点在她和罗切斯特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体现。 罗切斯特虽然看上去很严厉,但熟识后其实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他不仅十分尊重作为家庭教师的简,而且也从未露出冷冰冰的傲慢态度,态度友好而又坦诚,让简感受到了一种真正被尊重的感觉。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正因为如此,简对罗切斯特产生了好感,希望更多的接近他。
而简独立的个性也吸引了罗切斯特,他们相爱了。
按照那个年代的一般看法,一个出生贫苦的女性能够得到一个富裕阶层的男性的垂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应该感到莫大的荣欣才是。 而简却不一样,当她知道罗切斯特可能会因为财产和地位娶出生贵族的英格拉姆小姐的时候,她没有示弱的挽留他,而是打定主意当罗切斯特结婚时就离开桑菲尔德,去别处找工作。 当简准备与罗切斯特告别的时候,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脱口说到:
面对身份地位财产都比她高的多的罗切斯特,简丝毫没有觉得自卑,因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贵族还是平民,在精神上,在心灵上,他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依附谁。 这是简的怒吼,也是对那个男女不平等的时代的控诉。 ![]()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也正是因为简对平等爱情的强烈追求,当简知道罗切斯特其实有妻子的时候,毅然的离开了罗切斯特。 因为在她看来,罗切斯特的妻子的存在是她与罗切斯特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渴望平等的简不允许她成为一个情妇,哪怕罗切斯特是个有钱人。 离开了桑菲尔德,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的简认识了圣·约翰。 圣·约翰是一名传教士,在与圣·约翰最初的相处中,简感到十分放松和愉快,并且把他当成了一个十分可靠的朋友。 ![]() 电影《简爱》剧照,2011版 可实际上,圣·约翰只是认为简十分胜任当传教士的妻子而已。
圣·约翰的话其实也代表了当时主流的男权思想,女性就是应该而且只能够作为一个工具留在男性身边。 这对于崇尚平等的简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侮辱,她坚决的拒绝了圣·约翰。转而决定听从内心的召唤重回桑菲尔德,进而寻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作为一本世界名著,《简·爱》刚一出版就获得了许许多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喜欢,除了对人物和语言的刻画十分成功之外,《简·爱》所体现的一种奋发向上的世界观、和自尊自爱的美德更是收到了无数读者的推崇,这也是它能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