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旧时脚穿的“鞋”。

 资金长阳 2018-05-30
原创: 耕作人

旧时,妇女不论劳作或出墟入市均赤足,只待晚上洗身后才穿木屐。有一双新屐往往要留待春节除夕洗身敬祖公时穿。


木屐为最常穿的鞋。木屐前部钉上一片屐皮,屐皮用帆布、棕等。旧时木屐式样以颜色区分,原木色的为“白胚屐”,上漆的为“漆屐”。漆花的木屐是妇女的随嫁物之一。供女人穿的还有上红、橙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以形款分,牛皮屐用一小块皮革,钉于前沿。棕屐用棕绳编成。《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以包木作屐,帮用牛皮,涂以朱漆,男女皆着之。”布屐,俗称“船头屐”,因其前沿翘起如船头而得名。


家贫者,一般在春节时才买一双新鞋(通常是普通布鞋)穿着过年。过年后立即把鞋保存好,待赴宴或重大节庆时才穿。有的一双鞋往往要穿好几年才换新的。一般人家只有布鞋、草鞋,富者冬天有棉鞋。皮鞋是近代以后才有的。

草鞋又名“草履”、“芒履”、“芒鞋”。材质分两种:一是以干稻草为主要原料编织,一是以麻和布为主要原料编织。用“布百”做底,前头做一个“鞋鼻”,左右各做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踭”)留“眼”,用苎麻线扎好后,用布带串起,编成网络,如凉鞋状,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


袜有布袜和线纱袜两种。除穿草鞋外,清代“俗妇女着屐不袜”。如李太白《浣沙石上女》诗:“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点击下方二维码,长按关注,你会喜欢上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