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的粄食。

 资金长阳 2018-05-30
原创: 耕作人

坊间戏言,“粥、粉、面、饭”才是古代中国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四大发明。


在客家地区,还流行一类叫作“粄”的食物,可以说是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粄的种类繁多,有咸甜干湿,可蒸煮煎炸,命名方式亦各不相同。有的根据味道命名,如甜粄。有的根据形状命名,如老鼠粄。有的根据馅料命名,如萝卜粄。有的根据做法命名,如捆粄。有的根据颜色命名,如黄粄。还有的根据故事命名,如忆子粄。


可以说,粄是最具特色也是最受欢迎的客家美食,堪称华南稻米文化的杰作。从外形看,客家的粄有的像潮汕的諽,有的像广府的糕,有的又像北方的饼和包子,但又不尽相同。要从正面给粄下个精准的定义还真是件难事,用“反证法”可能相对容易些,客家文化学者王增能先生就曾反证道:“抽丝的米制品如米粉干不能叫粄。由米屑制成的各种糕饼,如中秋月饼、枫朗酸枣糕、白侯薄饼、大埔豆子羹、梅县菊花糕、龙川牛筋糕等,也都不能叫粄。”


粄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可以是主食,又可以是副食甚至是零食。如果非得划出个“楚河汉界”来的话,那么大多数粄应该归为主食类。这不妨从“粄字的结构(从左到右)来看,左边的“米”表示原料,右边的“反”表示读音。然后再从右到左看“反正都可以当米饭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粄都用米浆制成,也不一定都能当饭吃,如“仙人粄”。


点击下方二维码,长按关注,你会喜欢上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