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的人是怎么养蜂的?

 慈悲诚意 2018-05-30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袁术走投无路,想要蜂蜜水喝,他的仆人说:“只有血水,哪有蜜水。”袁术一着急就死了。

是的,今天你去超市,很容易买到蜂蜜,其实在三国时期也是一样的,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了养蜂采蜜。

原始社会的时候,蜜蜂都是野生的,一开始时的蜂蜜采集,其实和狗熊采蜜差不多。后来人们发明了用火,就把蜜蜂烧死,把蜂巢采来吃。

三国时期的人是怎么养蜂的?

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会把蜜蜂成群成群地杀死。很快,人们学会了保护蜜蜂,用烟熏蜜蜂,这样蜜蜂就不会死了。当时不但采蜜,而且还拿蜜蜂的幼虫当菜吃。

但是,这种在野外采蜜的方法,又危险,采得又少。人们就学会了养蜂。最开始的时候是养在石洞里,在山上找天然的石洞,里面放上一些蜜,吸引蜜蜂进来,然后把洞口用泥封住,只留下小口,蜜蜂越聚越多,就在里面做巢。

直到近代,西南少数民族还用这种方法采集蜂蜜,可以说是一种半野生半养殖的办法,不同的部落,还在石洞上做上记号,以免混淆。

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个养蜂专家姜岐。姜岐是汉阳郡上邽县人,隐居不仕,闻名西州。时任汉阳太守的东汉名臣乔玄召他出仕助曹,姜岐托病不应。乔玄大怒,命令督邮尹益逼迫他就任,并说:“姜岐如果不来,便让他母亲改嫁,再诈称要杀他好了。”尹益为此与乔玄争执并被杖责,还说:“姜岐是个自幼就懂得孝道义理的人,隐居乡间人人称赞,世人皆知其无辜,我因此才会以死坚持”。乔玄见此,只得放弃征辟姜岐,而姜岐也因此事愈发知名了。

后来姜母病逝,丧礼结束,姜岐便将家中田地都让给兄长姜岑,入山隐居,以养蜂、牧猪为生,他住在森林里,养了很多蜜蜂,还把养蜂的技术教给别人。有好几千户人家,都跟着他学习怎么养蜂。《高士传》的记载是:“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养蜂集团了。

当时的养蜂办法很巧妙,用木头做成箱子,里面涂上蜜蜡,放在院子里。野蜂闻见蜜的味道,就飞过来,在箱子里做窝,时间长了,就养起了一窝窝的蜜蜂。这种养蜂技术,和今天也差不多了。

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蜜蜂是一种社会性的昆虫,当时人们管蜂王叫“大君”,管工蜂叫“阍卫”。

三国时期的人是怎么养蜂的?

人们会养蜜蜂,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蜂蜜了。当时的吴国的君主孙亮,喜欢吃蜂蜜浸泡的杨梅。有一个宦官和管仓库的小吏有仇,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说小吏失职。孙亮看了看说:“蜂蜜既然盖得很严,怎么会有老鼠屎呢。”又把老鼠屎掰开一看,里面是干燥的。就说:“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的,肯定是你在冤枉他!”那个宦官没词了,只好认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