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国土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下辖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包括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3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529.5万人。 独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是贵州南部重要城镇。 独山县境,秦朝属象郡辖境,汉朝时属牂牁郡毋敛县地,唐朝时属石牛县地;宋朝属中平县地,大观四年(1110年),废中平县,并入河池县。 元朝时,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治今独山县南),独山之名,取于城东南之独坡(又称独山),一山中立,不连他山,故名“独山”。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置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隶属于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土归流,改为独山州,隶属于都匀府。清袭明制,仍称独山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独山州,置独山县。 建国初,独山县先后隶属于独山专区;1956年,改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荔波县、平塘县(部分)并入独山县;1961年,三县分设,独山县恢复原建制。 独山县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总人口36万人。 独山县历史名人:莫与俦(清朝进士,朴学大师、“影山文化”创始人)、莫友芝(清朝进士,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杨映云(辛亥革命烈士、诗人)等。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汉风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