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甄选价值观相同的优秀人士、 专注整合卓越思想和资源、 并不遗余力的为社员创造价值。 敬请加入,后续发力! 1.组砌方式不当 产生原因: 1、砌体施工前交底不清,操作工人未严格按照砌筑方案执行,随意采用多种组砌方式砌筑。 2、砌体施工前未提前进行排砖打样,施工过程中未采用七分砖来满足搭接错缝,操作人员质量意识不强,随意采用丁砖或其他尺寸的砖块砌筑。 3、砌体施工至梁底后,斜砖留置砌筑时间未交底,或一次性砌筑到顶。 4、砌体材料尺寸和施工现场模数不符,需要大量裁砖, 防治措施: 1、砌体施工前应做好班组的技术交底,落实样板先行制度,明确组砌方法。 2、砌体施工时,第一皮砖砌筑前应排砖打样,确保不裁砖的情况下,能够满足错缝搭接的组砌方式。 3、砌体材料的选择应确保产品尺寸标准,和现场空间尺寸模数相符。 4、质量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严格控制斜砖的砌筑工艺和时间。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应在砌体施工完成14d后方可进行斜砖砌筑。 2.砌体灰缝不饱满与顶部塞缝处理不到位 产生原因: 1、局部洞口灰缝过大,采用砂加气专用粘结剂施工,难以填满缝隙,造成砂浆不饱满。(图①) 2、砌体施工过程中砂浆含水率过高,或因砖块侧边孔隙率较大,导致抹浆困难,造成竖向灰缝不饱满(图②)。 3、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挤浆困难,操作者用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造成砂浆不饱满。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4、操作工人图进度快,竖向灰缝砂浆未刮满刀灰。 5、采用铺浆法施工时,铺灰长度过长,砌筑速度过慢,砂浆水分被下层砌体吸收,砂浆过快干缩,造成局部水平灰缝不密实。 6、部分零星砌体质量管理不力,工人砌筑随意。(图③) 防治措施: 1、砌体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外墙砌体,灰缝不饱满极易引起渗水现象。 2、做好砌筑过程中的质量验收和检查工作,利用百格网等工具对砂浆饱满度进行随机抽查。 3、选择孔隙率满足要求的砌筑材料。 4、应控制好砂浆的和易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及时调整。 5、采用铺浆法施工时,控制好一次性铺浆长度,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一次性铺浆长度不应超过750mm。 6、砌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粘结材料(专用粘结剂和砌筑砂浆),选择不同的铺浆工具,应确保砖块刮浆厚度均匀饱满。 3.砌体施工留设不规范 产生原因: 1、砌体施工前未落实样板先行制度,留槎节点技术交底不清楚。 2、砂加气施工时因砌块较大,留槎难度增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随意留置阴槎。(图①) 3、砌体施工过程中的巡查未落实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不强,施工洞口及留槎部位拉结筋遗漏。(图②) 4、砂加气砌筑留槎时需专用切割工具进行切割,现场设备配备不齐或操作人员为追求进度未严格按照要求留槎。 防治措施: 1、砌体施工前应先落实样板先行制度。留槎方式应在施工过程中向班组做好技术交底。 2、砂加气等大型砌块施工时,现场应配备适当数量的专用切割机械,以便于工人操作。 3、砌体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监督部门应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4、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准确无误,贯彻到所有操作工作,可将操作工艺在施工现场告示,便于操作人员查看执行。 4.构造柱施工常见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1、墙体砌筑前未提前进行构造柱放样,未对施工作业人员交底做好构造柱顶板部植筋、支模方式工作。砌筑前未落实样板先行制度。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2、二次结构施工项目管理质量意识不强,管理松懈。班组操作随意,使用步步紧固定模板,破坏成品墙体。 3、构造柱施工过程中隐蔽验收、巡查等检查工作落实不力。 4、模板加固不到位,模板与墙体接触不严密而漏浆。 防治措施: 1、墙体砌筑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明确构造柱位置、构造柱钢筋规格绑扎、植筋数量、植筋深度、支模加固工艺等,落实施工样板。 2、应重视二次结构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要求履行过程检查和验收程序。 3、模板拼缝应密实,周边缝隙要采取双面胶等防漏浆措施。 4、为保证上口振捣密实,构造柱上口应做出喇叭口式样,便于进料和振捣。 5、做好构造柱等二次结构的隐蔽验收工作,安排专人落实检查和整改工作。 5.窗台压顶梁施工常见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1、窗台压顶的节点做法在施工前未交底清楚。 2、外窗台窗垛尺寸小,压顶伸入窗台预留120mm后,上部砌体难以施工。 3、砌体施工过程中窗台压顶伸入墙体部位已预留,但在浇筑混凝土前临时支撑块未拿出,或模板安装时未考虑到伸入墙体长度,造成该节点混凝土未浇筑到位。 4、窗台压顶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到位,造成伸入墙体部位形成孔洞。 5、施工过程中砌体班组、木工班组、混凝土班组交接验收工作未落实。 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砌体班组、木工班组、混凝土班组应做好交接验收工作。上一道工序未完成验收禁止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是否安装牢固,临时支撑块是否拿出。 3、窗台压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做好隐蔽验收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可采用机械振捣配合人工振捣方式,确保窗台压顶浇筑密实。 4、窗台压顶伸入墙体部位节点应在砌体施工时预留,止砌体完成后凿,破坏砌体。预留方式可参考下图参考照片。 5、窗垛墙较小时,窗压顶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上部墙体砌筑。 6.过梁施工常见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1、砌体施工前关于过梁的设置未交底清楚,工人操作随意,洞口宽度超过300mm的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2、箱体部位线管预留时未考虑洞口过梁位置,施工时对过梁造成破坏。 3、门洞砌体施工过程中,现浇过梁搁置部位预留尺寸不足,导致过梁搁置长度不足。 4、砌体及安装预埋施工过程中,土建班组和安装班组交界面交底不清楚。 防治措施: 1、砌体施工工程中安装班组、土建班组应做好工序交接和技术交底,关于过梁位置、高度、线管位置等应提前沟通,现场做好标记。 2、砌体施工过程中门窗洞口、预留洞口等部位需要设置过梁的,应提前对过梁规格进行分类,预制过程中钢筋放置面应做好标记,防止现场搁置错误。 3、过梁的施工应严格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混凝土过梁》中的要求设置。 工程造价课堂
|
|
来自: 周公86a9kf5r6e > 《砌体二次结构剪力墙》